第77章 半岛战爭办法!69式坦克立项!
如遇到章节错误,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稍后尝试刷新。
还配备了被动式微光夜视仪.....不再需要主动发射红外光,实现了隱蔽夜视,夜战能力有了质的飞跃。
兑换出来之后.....还可以根据系统给出的技术改装方案,在火炮,射程,装甲,瞄准系统上进行升级.....
69式坦克虽说没有鹰酱国第二代坦克m60先进,但最起码能帮助龙国,在陆军装甲武器上......建立10年的优势!
等10年以后,苏熊和鹰酱的坦克技术追上来的时候.....苏铭早都研发出新型坦克了!
“好!就你了!”
苏铭下定决心.....当即兑换除了69式坦克的全套图纸,並命名为50式坦克研发方案。
並且系统还贴心给出了改进方案.....
比如69式的发动机动力也不是很足,它的採用v型12缸水冷柴油机,標定功率426千瓦(580马力),对比m46巴顿800+马力,差距太大!
坦克的生產不比步枪,机枪,火炮等武器......他是一个工业规模化集成的体现,需要几十家工厂紧急配合才行。
单靠八二厂一家,是很难讲69式坦克生產出来的。
坦克的生產和研发,必须要上报东北司令部,建立专门负责机构才行.....
当然......在这之前,必须把全套图纸画出来。
就这样.....苏铭拿起纸笔,没日没夜地画起图纸来。
三天后,所有图纸全部画完之后.....他第一个电话,打去了东北司令部,找到了杨司令!
几乎没费口舌,杨司令就同意了苏铭的请求.....表示全东北的工厂,技术员,设备,都归苏铭调动。
只能要生產出坦克,要钱给钱,要材料给材料,要人给人!
將坦克生產的重要性,提高到了最高级別!
这就给了苏铭很大的权限.....相当於,苏铭成了东北军工署的署长,甚至比署长的权利还大。
署长只能调动军工厂,而苏铭却可以调动所有工厂!
很快.....苏铭就抽调了大量技术人员,组成坦克研发团,开启了坦克试製的工作。
...................-...................
正当苏铭加快时间研发坦克的时候.....时间悄然来到了1950年6月25日!
这一天,半岛那边.....战爭彻底爆发了!
苏铭在厂里看著工人送来的报纸.....心中五味杂陈。
半岛,这是一个註定要引爆的火药桶,谁也无法阻挡.....
因为战爭的种子,早已经在二战的时候,就埋下了!
二次大战期间.....半岛被东洋占领,属於东洋的殖民地.....
后来两颗蘑菇弹教东洋做人,东洋直接宣布战败投降.....作为殖民地的半岛地区,就成了一个十分棘手的问题。
1945年年初.....鹰酱,苏熊,约翰牛的三国首脑,在克里亚半岛签订秘密协议,
会议决定,半岛地区应该由苏熊,鹰酱,龙国和约翰牛四国,实行国际託管。
协议是这样签订的,但並非是这样操作的.....!
因为约翰牛距离半岛太远了.....半岛的死活,他根本就不关心。
龙国这边倒是想管,毕竟是自己家门口,属於东北的北大门屏障....但奈何实力太弱,说话权不足......
故而,半岛的局势,实际由苏熊和鹰酱两家共管。
两国为了各自的利益.....提出以北纬38度线为界,分別占领半岛北部和南部,北部为北棒,南部为南棒。
这便是半岛分裂成南北阵营的原因,也是后期爆发战爭的导火索......
三八线以北面积占半岛总面积的百分之五十七,人口占总人口的百分之四十.......南部面积占总面积的百分之四十三,人口占比是百分之六十。
此时的半岛总人口为3000万人,三八线以北人口约900万,三八线以南人口约2100万........
半岛北部为工业区,占据了大量鬼子遗留的军工厂,採矿设备,重工业厂......故而北部的军事力量更为强大。
南部则为农业区......粮食產量很高,人口多,但军事装备全靠鹰酱支援,战斗力较弱。
起初.....半岛是准备成立为一个统一的国家,南北双方成立了联合委员会.....商討统一的具体细则。
但无论两国怎么商討,都只是徒然......因为苏熊和鹰酱就不可能同意两国合併的方案......
在国际上.....鹰酱指责苏熊在北方中是大肆镇压反对派,而苏熊则指责鹰酱在选举和其他方面弄虚作假.......最终导致合併成一国的方案,不可能被通过。
由於事情太过复杂,加上鹰酱和苏熊的各自考量,最终北棒和南棒成了两个国家。
至此,两国的交通,电讯和人员物资的交流被切断......
双方都认为对方是叛乱政权....两边为了安抚民心,都把统一的口號喊得震天响。
所以.....!
战爭的爆发,几乎是不可避免的。
苏铭知道,战爭开打之后.....北棒的军队会向饿虎扑食一般,疯狂击溃南棒。
后面,就是鹰酱下场的事了!
抗鹰战爭,迫在眉睫了!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