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遇到章节错误,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稍后尝试刷新。

方案確定后,大家开始紧锣密鼓地准备。周师傅准备了几百根细竹丝,提前编好半成品,方便孩子们快速上手;王婶准备了白色的小方巾和安全的植物染料,还在地上铺了防水布,防止染料弄脏地面;李大嫂则列了详细的菜谱,早餐有荷叶粥、鸡蛋和手工馒头,午餐和晚餐有荷塘小炒、清蒸鱼和蔬菜沙拉,都是孩子们爱吃的口味。

研学活动开始的那天,市实验小学的大巴车缓缓驶进清溪村。孩子们穿著统一的校服,背著小书包,兴奋地四处张望。“老师,这里的荷好漂亮啊!”“你看,那边有竹编作坊,咱们等会儿就能编竹筐了吗?”

在荷塘探秘环节,老党员张爷爷拿著放大镜,给孩子们讲解荷叶的表面结构:“你们看,荷叶表面有很多小绒毛,所以水落在上面会变成小水珠滚走,这就是『荷叶效应』。”孩子们围在张爷爷身边,认真地听著,有的还拿出笔记本记录。一个小女孩指著荷塘里的小鱼问:“张爷爷,这些小鱼吃什么呀?它们会不会吃荷的根?”张爷爷笑著说:“这些小鱼吃水里的浮游生物,不仅不会伤害荷,还能帮助荷清理害虫呢。”

下午的非遗体验课更是热闹。竹编作坊里,周师傅手把手教孩子们编竹编小掛件:“先把两根竹丝交叉,再用第三根竹丝绕著编,像编辫子一样……”孩子们学得很认真,有的虽然编得歪歪扭扭,但脸上都洋溢著笑容。一个小男孩举著自己编的小篮子,跑到周师傅面前:“爷爷,您看我编的好不好?我要带回家送给奶奶。”周师傅摸了摸他的头:“编得真好,你奶奶肯定会喜欢的。”

荷染工坊里,王婶教孩子们扎染小方巾:“先把方巾折成你喜欢的形状,用皮筋扎紧,再放进染料里浸泡,等十分钟就能拿出来了。”孩子们发挥想像力,有的把方巾折成三角形,有的折成正方形,还有的折成小动物的形状。等小方巾染好展开时,每个人的作品都不一样,有的像星空,有的像朵,孩子们高兴地互相展示著自己的成果。

晚上的篝火晚会更是高潮迭起。孩子们围著篝火唱歌跳舞,有的还表演了魔术和朗诵。李大嫂端来刚烤好的荷香酥和煮好的荷叶茶,孩子们一边吃一边玩,笑声传遍了整个村子。一位老师拿出手机,拍下这温馨的场景:“没想到清溪村的研学活动这么有意思,孩子们不仅学到了知识,还体验了传统文化,下次一定要带其他年级的学生来。”

第二天的农事劳动环节,孩子们来到农田里,在村民的指导下採摘蔬菜和水果。有的孩子第一次摘西红柿,小心翼翼地把西红柿从藤上摘下来,生怕弄坏了;有的孩子摘了一把小青菜,说要带回家让妈妈做给她吃。一位小女孩看著自己篮子里的收穫,高兴地说:“原来蔬菜是这样长出来的,以后我再也不挑食了。”

研学活动结束时,许朗给每个孩子颁发了“清溪荷韵研学小达人”证书。孩子们拿著证书和自己做的竹编、扎染作品,依依不捨地登上大巴车。一位孩子隔著车窗喊道:“爷爷阿姨再见,我下次还要来清溪村!”

研学活动的成功,让更多学校知道了清溪村。没过多久,陈阳又接到了三所学校的研学合作意向,还有一家教育机构想和清溪村合作开展亲子研学营。许朗看著越来越多的合作订单,心里充满了信心:“研学合作不仅能增加咱们的收入,还能让更多孩子了解乡村文化和非遗工艺,这是一件双贏的好事。”

就在清溪村的研学业务蒸蒸日上时,苏晚发现了一个新问题:隨著游客和研学团队的增多,村里的垃圾也越来越多,尤其是荷塘边,经常能看到游客丟弃的塑料瓶和包装袋。“再这样下去,咱们的荷塘会被污染的,必须想办法解决垃圾问题。”苏晚在村委会上提出了自己的担忧。

许朗也意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咱们得搞个『美丽乡村』行动,一方面增加垃圾桶的数量,在荷塘边、体验区和接待中心都放上分类垃圾桶;另一方面,组织村民和游客开展垃圾清理活动,还要宣传环保知识,让大家养成不乱扔垃圾的好习惯。”

王婶第一个响应:“我愿意带头宣传环保知识,每天在荷染工坊给游客讲垃圾分类的重要性。”周师傅也说:“我可以在竹编体验课上,教孩子们用废旧竹料编小摆件,告诉他们要节约资源,变废为宝。”

说干就干,许朗很快就採购了五十个分类垃圾桶,分別放在村里的各个角落。苏晚製作了环保宣传海报,贴在接待中心和体验区的显眼位置,上面写著“爱护清溪,从我做起”“垃圾分类,人人有责”等標语。

每个周末,村里还会组织“垃圾清理志愿活动”,村民们和游客一起拿著垃圾袋,沿著荷塘边和小路清理垃圾。有一次,一群研学的孩子也加入了志愿活动,他们戴著小手套,认真地捡起地上的垃圾,虽然累得满头大汗,但脸上都带著笑容。一位孩子说:“清溪村这么美,我们要保护好它,不能让垃圾破坏了美景。”

隨著环保行动的推进,清溪村的环境变得越来越整洁,荷塘里的水也更加清澈。游客们看到村里乾净整洁的环境,也更加自觉地爱护环境,很少再出现乱扔垃圾的情况。一位经常来清溪村的游客说:“现在来清溪村,不仅能体验传统文化,还能感受到村里的环保氛围,这样的乡村旅游才更有意义。”

这天,许朗正在荷塘边查看荷的生长情况,县农业农村局的李局长突然来访。李局长看著眼前的美景,笑著说:“许书记,你们清溪村的农旅融合做得越来越好了,不仅带动了村民增收,还保护了生態环境,市里准备把你们村作为乡村振兴示范村,在全市推广你们的经验。”

许朗又惊又喜:“真的吗?这都是村民们共同努力的结果。”李局长点点头:“下一步,市里会给你们村拨款,支持你们建设荷塘生態观光步道和非遗文化展览馆,还要帮你们申请『国家3a级旅游景区』称號。”

送走李局长,许朗立刻把这个好消息告诉了村民们。大家听到后都非常高兴,周师傅说:“有了政府的支持,咱们的竹编工艺一定能发扬光大。”王婶也说:“非遗文化展览馆建成后,就能让更多人了解荷染工艺了。”

苏晚看著大家兴奋的样子,心里也充满了期待:“等生態观光步道建好,游客就能沿著步道近距离欣赏荷塘美景了;非遗文化展览馆建成后,咱们可以把老物件和製作工具都放进去,让游客更深入地了解清溪村的文化。”

陈阳则开始准备“国家3a级旅游景区”的申请材料:“我要把咱们村的农旅项目、非遗体验和环保行动都写进去,爭取一次申请成功。”

夕阳西下,金色的阳光洒在荷塘上,荷叶和荷都被镀上了一层金边。许朗站在荷塘边,看著忙碌的村民和清澈的荷塘,心里充满了成就感。他知道,清溪村的发展之路还很长,但只要大家齐心协力,一定能把清溪村建设得更加美丽、更加繁荣,让“清溪荷韵”的品牌响彻全国。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www.74txts.com
玄幻魔法小说相关阅读More+

穿越兽世成圣雌,五夫临门美滋滋

佚名

斗罗:从领域开始的女主之路

佚名

从玄黄开始,每月一个金手指

佚名

穿越神鵰:我为西狂

佚名

白发老兵顶罪自首,吓得军区全军出动

佚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