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遇到章节错误,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稍后尝试刷新。
清溪荷韵·第336章 游客寻踪入清溪,荷塘民宿迎客来
清晨的雾还没散尽,清溪村的村口就传来了汽车的鸣笛声。苏晚一早就站在老槐树下等候,手里攥著几张手绘的村路地图——这是她前几天特意画的,標註了荷塘、竹编棚、蓝染工坊的位置,方便游客认路。隨著车门打开,五个背著双肩包的年轻人走了下来,为首的姑娘看到苏晚,立刻笑著挥手:“你好!是苏晚姐吗?我们是从网上看到清溪村的手作展会视频,特意来村里玩的!”
苏晚赶紧迎上去,接过姑娘手里的行李箱:“欢迎欢迎!我是苏晚,你们一路上辛苦了吧?先跟我去『荷韵民宿』放行李,待会儿我带你们逛逛村子。”姑娘叫林晓,是一名大学生,这次带著室友来清溪村,就是想体验视频里的竹编和蓝染,顺便看看荷塘的景色。
“荷韵民宿”是苏晚和老支书牵头,把村里几户閒置的老房子改造的。外墙保留了原有的青砖黛瓦,门口掛著竹编的灯笼,窗户上贴著小雨印的蓝染荷窗,远远看去,就像藏在荷塘边的小院子。走进民宿,院子里摆著竹编的桌椅,桌上放著张婶刚送来的荷糕和新鲜莲子,空气里满是淡淡的荷香。
“哇,这民宿也太有感觉了吧!”林晓的室友李萌放下背包,忍不住拿起手机拍照,“你看这竹编灯笼,还有蓝染窗,和视频里的一模一样!”苏晚笑著说:“这些都是村里的手作,灯笼是周师傅编的,窗是小雨印的,连你们住的房间里,床单都是王婶染的蓝染布呢。”
眾人跟著苏晚走进房间,果然,淡蓝色的床单上印著浅白色的荷图案,枕头套是竹编的,连檯灯的灯罩都是用细竹丝编的。林晓摸了摸床单,惊讶地说:“这蓝染布摸起来好软啊,比我在城里买的布料还舒服!”苏晚点点头:“王婶染布用的都是天然染料,没有添加剂,所以布料特別亲肤。你们要是喜欢,村里的蓝染工坊可以定製,印上你们喜欢的图案。”
放好行李后,苏晚带著游客们去逛村子。沿著青石板路走,路边的荷塘里,荷正开得热闹,粉色的瓣沾著露水,在阳光下泛著光。林晓她们忍不住停下脚步,拿出手机不停地拍照,嘴里还念叨著:“这荷塘也太美了吧!比照片里好看多了!”
走到竹编棚时,周师傅和阿杰正在编竹篮。看到苏晚带著游客来,周师傅赶紧放下手里的竹丝,笑著打招呼:“欢迎来咱们竹编棚!要不要试试编竹蚂蚱?很简单的。”林晓眼睛一亮,立刻点头:“好啊好啊!我在视频里看到阿杰哥编的竹蚂蚱,特別可爱!”
阿杰拿出准备好的细竹丝,分给游客们,耐心地教他们编竹蚂蚱。林晓学得很认真,手指虽然有些笨拙,但还是慢慢把竹丝编织起来。周师傅在旁边时不时提点:“编身子的时候,竹丝要拉紧点,不然容易散。”半个多小时后,林晓终於编好了一只歪歪扭扭的竹蚂蚱,她举起来给大家看,脸上满是成就感:“我终於编好了!虽然有点丑,但这是我第一次做竹编,太有意义了!”
离开竹编棚,一行人又来到蓝染工坊。王婶和小雨正在染布,靛蓝色的染料在缸里泛著光。看到游客来,王婶赶紧拿出几块印好的蓝染手帕:“你们来得正好,刚染好的手帕,还没干呢,要不要试试自己印一块?”李萌赶紧点头:“要!我想印一只小蜻蜓,放在我的书包上。”
小雨拿出小蜻蜓的模具和白布,教李萌如何固定模具、蘸染料。李萌屏住呼吸,小心翼翼地用刷子蘸著染料,慢慢刷在模具上。取下模具后,白布上立刻出现了一只白色的小蜻蜓,再放进染料缸里浸一会儿,拿出来时,白布变成了淡蓝色,小蜻蜓的图案格外显眼。“太神奇了!”李萌拿著蓝染手帕,高兴得跳了起来,“我要把它珍藏起来,这是我在清溪村的专属纪念!”
中午的时候,苏晚带著游客们去张婶家吃午饭。张婶早就准备好了一桌特色菜:荷炒鸡蛋、莲子燉排骨、荷叶包饭,还有刚蒸好的荷糕。林晓夹起一块荷炒鸡蛋,放进嘴里,眼睛立刻亮了:“这鸡蛋也太香了吧!有淡淡的荷味,从来没吃过这么好吃的菜!”张婶笑著说:“这荷是早上刚摘的,新鲜得很,你们多吃点,不够还有。”
吃完饭,游客们跟著苏晚去木艺工坊。陈爷爷和朵朵正在雕木牌,看到他们来,陈爷爷拿出几块雕好的小木牌:“这些是雕著荷塘景色的木牌,你们要是喜欢,可以自己雕一块,我教你们。”林晓的室友王浩对木艺很感兴趣,他拿起一块软木和小刻刀,在陈爷爷的指导下,慢慢雕起了荷。虽然雕出来的荷有点歪,但他还是很开心:“这是我第一次雕木牌,感觉特別有成就感,回去要掛在我的书桌前。”
傍晚的时候,游客们坐在荷塘边的竹编亭子里,喝著李嫂煮的莲子羹,聊著今天的体验。林晓看著眼前的荷塘,对苏晚说:“苏晚姐,清溪村真的太美好了,有好看的荷塘,有好玩的手作,还有这么热情的村民。我回去之后,一定要在社交平台上分享我的经歷,让更多人知道清溪村!”
苏晚笑著说:“谢谢你们喜欢清溪村,你们要是喜欢,以后可以常来。咱们村以后还会举办荷节,到时候会有更多的手作体验活动,还有荷塘歌舞表演呢。”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