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遇到章节错误,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稍后尝试刷新。
清溪荷韵·第325章 荷市启幕聚宾朋,匠艺传情续新篇
晨光刚把荷塘的雾气揉成碎银,周师傅就踩著露水往市集场地跑——昨天搭好的竹编展位支架,经了一夜露水,有两根竹杆微微发弯。他手里攥著根粗竹条,裤脚沾著泥,刚到场地就蹲在最外侧的展位前,用手晃了晃支架:“果然鬆了,得换根更粗的竹杆,不然游客多了容易塌。”
“周师傅,我来帮您!”阿杰扛著两根碗口粗的甜竹跑过来,身后跟著两个年轻小伙子,“我早上检查了所有展位,除了这个,还有东边两个展位的竹帘掛鉤鬆了,已经带了绳子来加固。”周师傅点点头,接过竹杆,和阿杰一起把旧支架拆下来:“这竹杆得选直的,还得用砂纸把毛刺磨掉,別刮到游客的衣服。”
小伙子们学得认真,一个扶著竹杆,一个用绳子绑紧,周师傅则在旁边用竹丝把接口处缠牢——这是他父亲传的法子,竹丝缠过的接口,比用钉子钉的还结实。没一会儿,加固好的展位就立得稳稳的,阳光透过竹编棚顶洒下来,在地上织出细碎的光影,周师傅伸手敲了敲竹杆,听著清脆的声响笑了:“这样就踏实了,再大的风也吹不动。”
另一边的蓝染区,王婶正带著姑娘们往竹竿上掛蓝染布帘。靛蓝色的布帘上,有的印著荷塘图案,有的绣著小荷,风一吹就轻轻晃,像把荷塘的一角掛在了半空。“大家把布帘掛齐点,高低要一样,不然看著乱。”王婶踩著木凳,伸手调整最上面的布帘,“这布帘不仅好看,还能挡太阳,游客在下面体验扎染,也不晒。”
小雨手里的布帘突然被风吹得缠在了一起,染料还没完全乾透,差点蹭到身上。她慌忙去解,却越缠越紧,急得额头冒汗。王阿婆拄著拐杖走过来,手里拿著根细竹棍:“丫头別急,用竹棍挑著解,顺著布的纹路来。”她一边说,一边用竹棍轻轻挑起缠在一起的布角,“你看,手作的布就像孩子,得顺著性子来,急不得。”
小雨跟著王阿婆的法子,果然很快就解开了布帘。她把布帘重新掛好,更小心地扶著竹竿:“阿婆,谢谢您,我以后会更注意的。”王阿婆笑著拍了拍她的手:“慢慢来,谁刚开始做手作没犯过错?多练几次就熟了。”
陈爷爷的木艺展位前,朵朵正帮著摆小木片。她把画好荷轮廓的木片整齐地摆在竹编盘里,每个木片旁边都放著一把小刻刀和一张步骤卡。“陈爷爷,这些木片都磨好了吗?別让游客扎到手。”朵朵拿起一块木片,用指尖蹭了蹭边缘,確认光滑无毛刺才放下。
陈爷爷坐在小竹椅上,手里拿著块有裂纹的木片——这是昨天整理美术馆订单时发现的,木片边缘有道细裂纹,本想作废,却突然有了主意。他拿起刻刀,顺著裂纹的形状慢慢刻,没一会儿,裂纹就变成了一片小小的莲蓬,莲子的纹路还能轻轻晃动。“你看,这裂纹改改,就成了新样。”陈爷爷把木片递给朵朵,“手作就是这样,有点小瑕疵,反而能出巧思。”
朵朵捧著木片,眼睛亮得像星星:“太好看了!陈爷爷,您教我刻莲蓬好不好?我想刻在给小朋友的木牌上。”陈爷爷点点头,拿出一块小樟木片,手把手地教她:“先刻莲蓬的轮廓,再用小刻刀挖莲子的坑,力气要轻,不然木片会裂。”
上午九点,江南文创的团队来了。张总监带著三个设计师,还拉了满满一车文创產品——有印著“荷韵”logo的笔记本,有竹编外壳的笔筒,还有蓝染布料做的帆布袋。“我们想把这些產品和你们的手作摆在一起,比如竹编掛件配帆布袋,蓝染方巾配笔记本,这样更吸引游客。”张总监指著展位,和许朗商量布置方案。
设计师小林拿著色卡,有点犹豫地说:“周师傅,我们想把竹编掛件的顏色调得浅一点,更符合年轻人的审美,您看可行吗?”周师傅没立刻回答,而是从竹篾筐里拿出几片不同顏色的竹丝:“这是用不同时间晾的竹编的,浅黄是晾了三天的,深黄是晾了七天的,你们要的浅顏色,得用刚晾好的竹丝编,还得在竹丝上刷层薄蜡,这样既浅又亮。”
小林拿著竹丝看了看,惊喜地说:“太合適了!比我们色卡上的顏色还好看!”周师傅笑了笑,立刻拿出刚晾好的竹丝,教设计师编简单的荷瓣:“你们看,浅竹丝编的瓣,像刚开的嫩荷,更显灵气。”设计师们学得认真,没一会儿就编出了几个浅顏色的荷瓣,和文创產品放在一起,格外搭配。
王婶那边,刘策展人带著三个艺术家也到了。艺术家李老师一看到蓝染架上的布帘,就忍不住走过去:“这蓝染的顏色太正了!我想在布上画荷塘的晨景,用淡墨画荷叶,硃砂画荷,再让王婶染一遍,肯定特別美。”王婶点点头,立刻拿出刚染好的白布:“您儘管画,我这染料是用板蓝根和荷汁调的,能衬出墨色的层次。”
李老师拿起毛笔,在白布上轻轻勾勒——淡墨的荷叶在布上晕开,像蒙了层薄雾,硃砂的荷点在叶间,艷而不俗。王婶站在旁边看著,等李老师画完,小心地把白布放进染料缸:“染的时候要轻翻,別蹭掉墨色。”半个时辰后,白布从缸里捞出来,墨色的荷叶变成了深靛蓝,硃砂的荷变成了浅粉,像把荷塘的晨雾永远留在了布上。
“太神奇了!”其他艺术家都围过来看,“这就是手作的魅力,画和染结合,比单独的画或染都有味道。”许朗趁机说:“咱们可以把这些合作的蓝染画做成捲轴,在市集上展示,还能接受定製,游客想画什么图案,都能跟艺术家和王婶合作。”大家纷纷点头,立刻开始准备定製的宣传牌。
中午时分,市集的游客渐渐多了起来。村口的大巴车一辆接一辆,游客们刚下车,就被满池的荷和竹编展位吸引住了,纷纷拿出手机拍照。“这里也太美了!”一个穿汉服的姑娘举著相机,对著蓝染布帘拍个不停,“这布帘上的荷,像真的一样!”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