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遇到章节错误,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稍后尝试刷新。
许朗点点头,目光落在荷塘里:“等晚上放荷灯、唱大戏的时候,肯定更热闹。我刚才收到镇上文旅站的电话,说下午还有一批游客要来,咱们得再加点人手,別让客人等太久。”
下午的清溪村依旧热闹,手作区的体验项目排满了人,老房区的游客一波接著一波,美食区的荷叶鸡、荷糕卖了一笼又一笼。王婶的蓝染服饰也卖得很好,不少游客都定了定製款,王婶拿著订单,笑得合不拢嘴:“没想到这么多人喜欢我的蓝染,我得赶紧回去多准备点布料,可不能耽误了客人的订单。”
傍晚时分,夕阳渐渐落在荷塘上,把水面染成了金色。许朗和村民们开始在荷塘边布置荷灯晚会的场地,他们在荷塘边拉上彩灯,摆上长凳,还准备了不少荷形状的小灯笼,掛在树枝上。周师傅则带著几个年轻人,把提前做好的荷灯搬到荷塘边,这些荷灯有的是竹编的,有的是纸糊的,上面还画著荷、蜻蜓,格外精致。
晚上七点,荷灯晚会正式开始。游客们拿著荷灯,在苏晚的指导下,小心翼翼地把蜡烛放进荷灯里,然后轻轻放在荷塘里。一盏盏荷灯在水面上飘荡,隨著水波轻轻晃动,像一颗颗闪烁的星星。荷塘边的彩灯也亮了起来,和荷灯的光芒交相辉映,美得让人移不开眼。
“快看,那边的荷灯飘得好远!”一个小朋友指著远处的荷灯,兴奋地喊道。他的爸爸妈妈连忙拿出手机,记录下这美好的瞬间,嘴里不停感嘆:“这里的夜晚太漂亮了,比城里的夜景还让人难忘。”
荷灯晚会结束后,戏班子的表演也开始了。戏台就搭在村口的空地上,台下已经坐满了游客和村民。戏班子唱的是当地的传统戏曲,虽然有些游客听不懂唱词,但看著演员们精致的妆容、华美的服饰,听著悠扬的唱腔,也看得津津有味。有的游客还跟著节奏轻轻拍手,偶尔和身边的村民交流几句,问著戏曲里的故事。
陈爷爷坐在第一排,看得格外入迷,时不时还跟著哼几句。许朗坐在他身边,笑著问:“陈爷爷,您以前是不是经常听戏?”
陈爷爷点点头,眼里带著回忆:“以前村里每年都要请戏班子来,那时候我还小,总跟著大人来听。后来村里没人组织了,就再也没听过了。没想到今天能在村里再看到戏班子,真好。”
许朗心里一暖,轻声说:“以后咱们每年文化节都请戏班子来,让您能天天听戏。”
陈爷爷笑著点头,眼里满是欣慰。台下的游客们也看得开心,有的还拿出手机录视频,说要发朋友圈,让更多人知道清溪村的荷香文化节。
晚上九点多,戏班子的表演结束了,游客们才恋恋不捨地离开。有的游客住在村里的民宿,说明天还要继续体验没玩过的项目;有的游客则拿著买的手工艺品,说下次要带家人一起来。
许朗和苏晚帮著村民们收拾场地,虽然累得满头大汗,但脸上却满是笑容。“今天太热闹了,比咱们预想的还要好。”苏晚擦了擦额头上的汗,语气里满是兴奋。
许朗点点头,目光扫过收拾乾净的场地,又看向远处的荷塘:“今天只是个开始,以后咱们还要办更多的活动,让清溪村越来越热闹。对了,刚才有个游客跟我说,她是做旅游自媒体的,想明天专门拍一期清溪村的视频,发到网上宣传。咱们明天得好好配合,让更多人知道清溪村。”
“好啊!”苏晚眼睛一亮,“我明天一早去准备点小礼物,送给她当伴手礼,感谢她帮忙宣传。咱们还可以请她多拍点手作体验的过程,让网友们更直观地了解咱们的传统手艺。”
两人又商量了一会儿,直到夜色渐深,才各自回家。走在回家的路上,看著村里亮著灯的民宿,听著偶尔传来的游客的笑声,许朗和苏晚的心里都充满了成就感。他们知道,清溪村的变化离不开全村人的努力,而他们会继续带著这份初心,把清溪村的传统手艺传承下去,把清溪村的故事讲给更多人听。
第二天一早,天还没亮,张婶就起床了,她要给住在民宿的游客准备早餐。早餐很简单,有荷叶粥、荷糕,还有自家醃的咸菜,虽然简单,却充满了乡村的味道。游客们吃著早餐,纷纷说:“这早餐太好吃了,比城里的早餐还香,要是每天都能吃到就好了。”
上午的时候,做旅游自媒体的游客如约而至。她背著相机,跟著许朗和苏晚逛遍了清溪村的各个角落,从蓝染坊到竹编坊,从老房区到美食区,每到一个地方,她都仔细拍摄,还不时採访村民和游客。
在蓝染坊,她跟著王婶体验了扎染的全过程,从扎布到染布,每一步都认真记录,还笑著说:“原来蓝染这么有意思,我一定要把这个过程拍下来,让我的粉丝也看看传统手艺的魅力。”
在竹编坊,周师傅教她编了一个小小的竹编荷掛件,她拿著掛件,兴奋地对著镜头说:“大家看,这是我亲手编的竹编掛件,是不是很可爱?周师傅的手艺特別好,耐心又细致,想学竹编的朋友一定要来清溪村试试。”
在老房区,陈爷爷给她讲了老房子的故事,她听得格外认真,还不时提问,最后她拿著陈爷爷做的小木勺,对著镜头说:“陈爷爷的手艺太厉害了,这小木勺不仅好看,还特別实用。喜欢老手艺的朋友,一定要来清溪村看看,这里不仅有老房子,还有很多可爱的手工艺品。”
中午的时候,她还体验了张婶的“农家厨房”项目,跟著张婶学做荷叶鸡。虽然刚开始的时候有点手忙脚乱,但在张婶的指导下,最后还是做出了香喷喷的荷叶鸡。她拿著自己做的荷叶鸡,对著镜头说:“这是我第一次做荷叶鸡,没想到这么成功!张婶的厨艺太厉害了,教得也特別耐心。大家要是来清溪村,一定要试试『农家厨房』项目,亲手做一顿农家菜,特別有成就感。”
下午的时候,她还跟著游客们一起体验了“老房探秘”项目,听陈爷爷讲了更多关於清溪村的老故事。临走的时候,她拿著苏晚准备的伴手礼——一块蓝染手帕和一个竹编荷掛件,笑著说:“今天真是收穫满满,清溪村不仅风景美,还有这么多有意思的体验项目,村民们也特別热情。我一定会儘快把视频剪出来,让更多人知道这个美丽的小村庄。”
送走这位自媒体游客后,许朗和苏晚来到村委会,整理这两天的游客反馈。反馈表上,游客们的好评满满,有的说“清溪村的荷香文化节太精彩了,下次还来”,有的说“这里的传统手艺太有魅力了,买了很多手工艺品当伴手礼”,还有的说“村民们特別热情,感觉像回家一样温暖”。
“你看,大家的评价都很好。”苏晚笑著说,“相信等那位自媒体游客的视频发出去后,会有更多人来清溪村。
许朗点点头,目光落在窗外的荷塘上,荷叶在风中轻轻摇曳,仿佛在为清溪村的未来祝福。“是啊,咱们的努力没有白费。以后,咱们还要继续完善体验项目,提升服务质量,让每一个来清溪村的游客都能感受到这里的美和温暖。”
苏晚靠在许朗的肩膀上,看著荷塘里的荷,眼里满是期待:“嗯,我相信清溪村会越来越好。以后,会有更多人循著荷香而来,在这里留下美好的回忆,而咱们的故事,也会在这些回忆里,变得更加精彩。”
荷塘里的荷静静地绽放著,散发著淡淡的清香。清溪村的故事,还在继续,在荷香的陪伴下,这个古老的村庄正焕发出新的生机,迎接著每一个前来的客人,书写著属於自己的美好篇章。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