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遇到章节错误,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稍后尝试刷新。
苏晚立刻把许朗叫过来,两人跟王浩详细沟通。王浩提出,希望能先订1000个竹编掛件、500罐荷酱和300盒荷茶,要是销量好,再追加订单。许朗当场答应,还邀请王浩下周去清溪村考察,看看生產环境和荷塘景色。
博览会结束时,清溪村不仅跟王浩签订了初步合作协议,还收到了8家经销商的諮询电话,甚至有一家旅游公司主动找上门,想把“荷塘夏韵”活动纳入乡村旅游线路,组织游客来清溪村赏荷、体验非遗。
回到村里,大家还没来得及庆祝,皮埃尔就带著一位金髮碧眼的女士来了。“这位是义大利礼品店的老板索菲亚,她特意跟我来中国,想亲眼看看清溪村的生產过程。”皮埃尔介绍道。索菲亚笑著握住许朗的手:“我在欧洲见过很多手工產品,但你们的竹编和剪纸让我眼前一亮,我想跟你们合作,把这些美丽的產品带给义大利消费者。”
许朗和苏晚带著皮埃尔、索菲亚参观了加工厂、竹编坊和荷塘。在竹编坊,晓梅现场编了一个竹编荷送给索菲亚,索菲亚爱不释手,当场定下1000个竹编掛件和500个竹编收纳篮的订单;在加工厂,陈师傅给他们尝了刚做好的低荷酱,索菲亚连连称讚,说这种口味在义大利肯定受欢迎,当场订了800罐。
晚上,张婶做了一桌丰盛的农家菜,有荷塘鯽鱼、燻肉炒青菜,还有刚出锅的荷酥。饭桌上,皮埃尔说:“我跟欧盟的文化机构沟通过了,他们对清溪村的非遗文化很感兴趣,想邀请你们参加今年9月的『中欧文化交流展』,到时候你们可以展示竹编、剪纸和荷文化,还能跟更多欧洲企业对接。”
许朗和苏晚对视一眼,都从对方眼里看到了期待。苏晚说:“我们一定好好准备,爭取在交流展上让更多欧洲人了解清溪村,喜欢上咱们的產品和文化。”索菲亚也补充道:“我可以帮你们在义大利宣传,到时候我会带更多义大利企业去交流展,跟你们洽谈合作。”
接下来的几周,村里的生產和合作推进得格外顺利。绿源超市的第一批订单按时交付,王浩反馈说,竹编掛件和荷酱上架不到一周就卖出了三分之一,已经在催第二批货;义大利的订单也在有条不紊地生產,晓梅特意根据索菲亚的建议,在竹编收纳篮上编了义大利国旗的顏色,还加了荷图案,既美观又有特色。
5月中旬,荷塘进入了盛期,满塘的荷吸引了大批游客。苏晚趁机推出了“荷塘夏韵”主题活动,设置了赏荷步道、荷摄影比赛、非遗体验课等项目,还跟之前合作的旅游公司合作,推出了“赏荷+非遗体验”的一日游线路,每天都有好几辆旅游大巴开进村里。
农家乐和民宿又迎来了旺季,张婶的农家乐每天要接待两百多个游客,她还推出了荷宴,有荷炒鸡蛋、荷鯽鱼汤、荷粥,每道菜都带著淡淡的荷香,深受游客喜欢;晓梅的文创店也挤满了人,除了竹编和剪纸,她还开发了荷形状的钥匙扣、冰箱贴,都是游客必买的纪念品。
一天下午,许朗和苏晚正在荷塘边的木桥上商量“中欧文化交流展”的准备工作,村主任匆匆跑过来,手里拿著一份红头文件:“许朗、苏晚,好消息!咱们清溪村被评为『全国乡村振兴示范村』了,下个月省里要来人授牌,还要组织其他村来咱们这参观学习!”
苏晚激动地抱住许朗:“太好了!这是对咱们所有人努力的肯定,以后咱们清溪村的名气会更大,合作机会也会更多!”许朗点点头,望著满塘荷:“咱们得借著这个机会,把非遗手艺传承好,把荷產业做大多,让更多村民受益,也让清溪村的故事传遍更多地方。”
当天晚上,村里举行了热闹的庆祝晚会。篝火旁,村民们载歌载舞,晓梅带著姐妹们唱山歌,小李剪了“全国示范村”的剪纸,陈师傅煮了荷茶,张婶端来了荷酥。皮埃尔和索菲亚也加入了进来,跟著村民们一起跳舞,索菲亚还学著编竹编,虽然编得歪歪扭扭,却笑得格外开心。
许朗看著眼前的热闹景象,又看了看身边的苏晚,心里满是感慨。从最初规划荷旅游时的犹豫,到如今產品远销欧洲、成为全国示范村,清溪村的每一步都离不开大家的努力。他知道,这不是终点,而是新的起点。接下来,他们要准备中欧文化交流展,要拓展更多国內外市场,要把清溪村的荷文化和非遗手艺,传播到更远的地方,让更多人知道这个藏在荷塘边的美丽村庄。
晚会结束后,许朗和苏晚坐在荷塘边的木桥上,月光洒在荷上,泛著淡淡的银光。苏晚靠在许朗肩上:“你说,以后会不会有更多国家的人来咱们清溪村,会不会有更多订单从世界各地寄来?”许朗握住苏晚的手,轻声说:“会的,只要咱们坚持做优质的產品,传承好非遗文化,清溪村的未来一定会越来越好。你看这满塘荷,每年都会盛开,咱们的日子也会像这荷一样,一年比一年红火。”
远处的荷塘里,青蛙开始鸣叫,萤火虫在荷叶间飞舞,晚风带著荷的清香,拂过两人的脸颊。清溪村的夜晚,寧静而美好,充满了希望。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