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遇到章节错误,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稍后尝试刷新。
一周后,旅游公司的刘经理带著团队来到清溪村。许朗带著他们参观了木屋、竹编坊、绣坊,还体验了“荷体验游”活动。刘经理对清溪村的景色和特色活动讚不绝口,当场就跟许朗签订了合作协议,约定每周三、周六各组织一批游客来村里,每批二十人左右,旅游公司负责宣传和招揽游客,清溪村负责接待和安排活动。
合作协议签订的第二天,第一批游客就来了。许朗和苏晚带著村民们在村口迎接,看著游客们兴奋地拍照、讚嘆荷塘美景,心里满是成就感。游客们先是跟著周先生去摘荷、採莲蓬,然后跟著张奶奶学做荷糕,接著去绣坊和竹编坊体验手艺,最后在客栈吃了一顿丰盛的荷宴。
傍晚时分,许朗按照计划,在荷塘边举办了荷灯晚会。几十盏荷灯被点亮,放在荷塘里,隨著水波轻轻晃动,岸边的彩灯也亮了起来,萤火虫在草丛中飞舞,整个荷塘美得像一幅画。游客们纷纷拿出手机拍照,有的还跟著许朗一起放荷灯,对著荷灯许下心愿,欢声笑语迴荡在荷塘上空。
“太漂亮了!”一位女游客兴奋地说,“我去过很多乡村旅游景点,从来没见过这么美的荷塘灯晚会,下次我一定要带家人来。”
另一位游客也说道:“这里的村民太热情了,荷糕好吃,竹编和绣品也很精致,我买了好几个香囊和竹编小摆件,回去送给朋友。”
送走游客后,许朗和苏晚坐在荷塘边的木桥上,看著渐渐远去的马车,心里满是欣慰。苏晚靠在许朗怀里,轻声说:“许朗哥,你看,越来越多的人喜欢清溪村了,咱们的努力没有白费。”
许朗紧紧抱著她,低头在她额头上印下一个吻:“是啊,以后会有更多人来这里。对了,特產店下周就能完工了,咱们得赶紧把货备足,再招两个人看店,你觉得谁合適?”
苏晚想了想,说道:“我觉得春桃和杏就不错,她们俩聪明能干,又在绣坊学过手艺,能给客人介绍绣品和竹编,还能帮著卖货。”
“好,就听你的。”许朗点头道,“明天我就跟周先生和晓梅说,让她们俩从下周开始去特產店帮忙。”
接下来的日子,清溪村的游客越来越多,特產店的生意也十分火爆。春桃和杏穿著绣坊做的荷裙,在店里热情地接待客人,给他们介绍竹编食盒的用法、绣品的工艺,还会教客人辨別荷糕的好坏,贏得了游客们的一致好评。
竹编坊和绣坊的订单也越来越多,傻柱和晓梅不得不扩大规模,招了更多村民来学习手艺。村里的孩子们放学后,也会来竹编坊和绣坊帮忙,有的帮忙整理竹条,有的帮忙穿针引线,整个村子都充满了生机和活力。
这天晚上,许朗和苏晚忙完村里的事,坐在木屋的露台上赏月。荷塘里的荷在月光下显得格外温柔,远处传来村民们的欢声笑语,还有孩子们追逐打闹的声音。苏晚看著眼前的景象,轻声说:“许朗哥,你还记得咱们第一次见面的时候吗?那时候我刚来到清溪村,还很胆小,是你一直鼓励我,让我慢慢適应了这里的生活。”
许朗握住她的手,温柔地说:“我还记得你第一次做荷糕,虽然有点糊,却比谁做的都香。晚晚,谢谢你愿意留在清溪村,陪我一起建设这里,以后不管遇到什么困难,咱们都一起面对。”
苏晚靠在许朗怀里,脸上露出幸福的笑容:“嗯,咱们永远在一起,把清溪村建设成最美的乡村,让这里的每个人都能过上幸福的生活。”
月光洒在他们身上,勾勒出温馨的轮廓。荷塘里的荷轻轻摇曳,仿佛在为他们祝福,也在为清溪村的未来祝福。许朗和苏晚知道,只要他们携手同心,只要村民们团结一心,清溪村的明天一定会更加美好,“清溪荷韵”的品牌也一定会走向更远的地方,让更多人知道这个满是荷香气的美丽乡村。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