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遇到章节错误,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稍后尝试刷新。

第233章 马帮踏月,丝路新程启清溪

月光如练,倾泻在清溪村的青石板路上,將白日里被雨水浸润的路面照得泛著淡白的光。许朗跟著傻柱穿过祠堂后的竹林,远远就听见村口传来几声响亮的马嘶,混著男人爽朗的谈笑声,在寂静的夜里格外清晰。

走近些,便见三匹高头大马立在老槐树下,马背上的鞍韉绣著繁复的云纹,银质的马鐙在月光下闪著冷光。几个穿著短打、腰佩弯刀的汉子正围著石磨说话,为首一人身材魁梧,脸上留著络腮鬍,额前的碎发被夜风吹得微微晃动,正是兰州马帮派来的管事——赵猛。

“许东家!”赵猛见许朗走来,立刻大步迎上,双手抱拳行了个江湖礼,声音像洪钟般有力,“在下赵猛,奉马帮头人之命,特来与您商议西域通商之事。”他身后的两个伙计也跟著拱手,目光落在许朗身上,带著几分打量与敬佩。

许朗连忙抬手回礼,笑著將几人往祠堂引:“赵管事一路辛苦,快进屋里歇脚,我已让张奶奶备了热茶和点心。”穿过院门时,赵猛的目光被墙上掛著的竹编灯笼吸引,那灯笼外罩著层薄纱,纱上绣著清溪村的山水图,月光透过纱面,將图案映在地上,像幅流动的剪影。

“许东家这村子真是別致,连灯笼都这么讲究。”赵猛忍不住讚嘆,伸手摸了摸灯笼的竹架,“这竹编手艺扎实,比兰州城里卖的还精致。”

“都是村里的后生编的,若是赵管事喜欢,回头让他给马帮兄弟每人编个隨身的小竹篮,装些乾粮正好。”许朗引著几人进了祠堂正屋,桌上早已摆好了粗瓷碗和陶壶,张奶奶端著盘刚蒸好的糯米糕走进来,热气裹著桂的香气,瞬间填满了屋子。

赵猛也不客气,拿起块糯米糕塞进嘴里,嚼了两口便眼睛一亮:“这糕甜而不腻,比草原上的奶疙瘩还对胃口!”他喝了口热茶,抹了把嘴,从怀里掏出张叠得整齐的羊皮地图,“许东家,咱开门见山说正事。这是从兰州到波斯的路线图,马帮走了三十年,每处险滩、每片沙漠都標得清清楚楚。”

许朗接过地图,借著油灯的光仔细看去。羊皮纸泛著陈旧的黄色,上面用墨线画著蜿蜒的路线,沿途標註著甘州、肃州、玉门关等地名,还有些红色的圆点,旁边写著“水源”“驛站”的字样。“赵管事,这条路上最险的是哪段?”许朗指著地图上標著“黑风岭”的地方,“我听人说,那里常有风沙,还会遇到劫匪。”

赵猛闻言,脸上的笑容淡了些,放下茶碗道:“许东家果然了解行情。黑风岭確实是个难关,每年三月到五月风沙最大,有时候能把整支队伍都埋了。不过马帮有应对的法子——我们会提前找当地的嚮导,带著防沙的斗篷和足够的水,只要避开风沙最烈的时辰,就能平安过去。”他顿了顿,又道,“至於劫匪,马帮的兄弟个个都有功夫,再加上沿途的驛站都跟我们有交情,一般的毛贼不敢轻易招惹。”

坐在赵猛身边的伙计忽然开口:“许东家放心,去年我们送批茶叶去波斯,路过黑风岭时遇到十几个人拦路,结果没半个时辰就被我们打跑了。”说这话时,他拍了拍腰间的弯刀,眼神里满是自信。

许朗点了点头,心里的顾虑消了大半。他从怀里掏出之前兰州商號寄来的信,放在桌上:“信里说,波斯的商人喜欢鲜亮的绸缎和香甜的吃食。我们清溪村能提供的货,主要是这几样——苏绣和竹编的物件、黄桃罐头、姜枣膏,还有刚琢磨著要做的桃胭脂。”他顿了顿,又补充道,“这些货的包装都用竹编礼盒,外面再裹上防水的油布,不怕路上受潮。”

赵猛拿起桌上的竹编小篮看了看,手指在细密的纹路间摩挲著:“这竹篮確实结实,装罐头正好。只是有个问题——从清溪村到波斯,来回要大半年时间,黄桃罐头和姜枣膏的保质期够不够?別等送到地方,东西都坏了。”

“这点赵管事不用担心。”许朗笑著解释,“黄桃罐头是用水浸著,再封上雕瓷罐,只要不打开,放一年都没问题。姜枣膏是熬得很稠的膏体,装在瓷瓶里密封好,保质期也能有半年以上。至於胭脂,用的是新鲜桃汁和蜂蜡,只要存放在阴凉的地方,大半年也不会变质。”

这时,傻柱端著盆刚煮好的生走进来,听见几人的对话,忍不住插嘴:“赵管事,咱的黄桃罐头在洛阳可火了!知府大人做寿都订了两百罐,说比江南的蜜饯还好吃。波斯人要是尝了,肯定也喜欢!”

赵猛被傻柱的直爽逗笑了,拿起颗生剥了壳:“既然许东家这么有信心,那马帮这边没什么问题。不过我们有个要求——每趟货,马帮要抽三成的利,而且路上的损耗得算在货款里。另外,出发前,许东家得派两个熟悉货物的人跟我们一起走,也好跟波斯商人介绍货的好处。”

许朗早就料到马帮会提抽成的要求,三成的比例也在他的预期之內。他想了想,道:“抽成和损耗的事,我都同意。派跟船的人也没问题,村里的建业和柱子都去过洛阳,能说会道,还懂竹编和罐头的门道,让他们跟著去正好。”

“那就好!”赵猛当即拍板,从怀里掏出个印章,在羊皮地图的角落盖了个红色的印记,“这是马帮的印章,盖了章就代表我们认下这桩生意了。下个月初一,我们会带二十匹马来清溪村,到时候再装货出发。”

许朗也拿出自己的私章,在地图上盖了印,双方各执一份。看著手里的地图,许朗心里忽然涌起一股热流——他知道,这不仅是一笔生意,更是清溪村通往西域的一扇门,门后藏著无限的可能。

谈完正事,几人又聊了些沿途的风土人情。赵猛说起西域的葡萄沟,说那里的葡萄比蜜还甜,波斯商人穿的丝绸比流水还软;伙计则说起玉门关的落日,说夕阳把城墙染成金色时,站在关楼上能看见千里之外的沙漠,像铺了层黄金。

许朗听得入神,忽然想起苏晚之前说要绣《清溪春景图》,心里一动:“赵管事,若是你们马帮下次去波斯,能不能帮我带幅绣品?就绣咱清溪村的景色,让波斯人也看看中原的乡村有多美。”

赵猛一口答应:“没问题!別说一幅,十幅八幅都能带上。说不定波斯的贵族见了,还会特意来订绣品呢!”

几人一直聊到深夜,赵猛和伙计们才起身告辞。许朗送他们到村口,看著几人翻身上马,马蹄踏在青石板路上,发出清脆的响声,渐渐消失在月色里。傻柱站在一旁,挠著头笑道:“许朗哥,这下咱清溪村的货能卖到波斯去了,以后村里人是不是都能过上好日子了?”

“会的。”许朗望著远处的山峦,月光下,新学堂的轮廓清晰可见,“只要咱们肯努力,往后的日子只会越来越好。”

回到院子时,苏晚还在绣坊里忙碌。许朗走过去,就见她正坐在油灯下,手里拿著根孔雀毛绣线,在锦缎上绣著清溪河的水波。丝线在灯光下泛著虹彩,隨著她的指尖移动,渐渐勾勒出一圈圈涟漪,仿佛真的有水在锦缎上流动。

“还没睡?”许朗走过去,轻轻拍了拍她的肩膀。

苏晚抬起头,脸上带著淡淡的笑意,眼底映著油灯的光:“在赶绣《清溪春景图》的初稿,想早点绣好,掛在客栈大堂里。你跟马帮的事谈得怎么样了?”

“谈成了。”许朗在她身边坐下,拿起桌上的绣线看了看,“下个月初一就发货,建业和柱子会跟著去波斯。赵管事说,波斯人喜欢鲜亮的顏色,你绣这幅图的时候,多用些鲜艷的丝线,让他们看看咱清溪村的春天有多美。”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www.74txts.com
玄幻魔法小说相关阅读More+

穿越兽世成圣雌,五夫临门美滋滋

佚名

斗罗:从领域开始的女主之路

佚名

从玄黄开始,每月一个金手指

佚名

穿越神鵰:我为西狂

佚名

白发老兵顶罪自首,吓得军区全军出动

佚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