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遇到章节错误,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稍后尝试刷新。
晓梅从屋里拿出几张黄纸,还是清明时剩下的,裁成小张递给眾人:“咱折成小船吧,放去河里,让水神带给仓頡。“大家便跟著折,傻柱折的船歪歪扭扭的,总也立不住,最后还是月娥帮他扶正了。
夜深时,建业提著灯笼去查看秧田,灯笼的光在黑暗里晃出个暖黄的圈。他蹲在秧盘边,借著光仔细看,发现谷种已经冒出了白嫩嫩的芽,像刚出生的小虫。“出来了,“他对著芽尖轻声说,“好好长,別偷懒。“
露水落在他的肩膀上,打湿了粗布褂子,可他一点也不觉得冷。风里带著秧苗的清香,远处传来青蛙的叫声,一声接著一声,像在唱著丰收的歌。他忽然想起小时候,爹也是这样带著他来看谷芽,粗糙的手掌抚过他的头顶,说:“你看这芽儿,看著弱,扎了根就谁也挡不住。“
回到院里时,灯还亮著。张奶奶坐在灯下纳鞋底,针脚密密麻麻的,是给建业做的新布鞋。“回来了?“她把鞋样往灯前凑了凑,“刚纳好的鞋底,你试试硬不硬。“建业穿上鞋,大小正合適,鞋底踩著软软的,像踩在新收的麦秸上。
“正好,“他咧著嘴笑,“明儿穿这鞋去犁地,准能多犁半亩。“张奶奶嗔怪地看他一眼,眼里却满是笑意:“別逞能,力气得省著用,春耕长著呢。“
第二天一早,天还没亮透,许朗就牵著老黄牛去犁地了。牛蹄踏在湿润的土地上,发出噗噗的声响,犁鏵划过的地方,翻起的泥土带著股腥甜的气。“驾!“许朗甩了甩鞭子,鞭梢在半空划出道弧线,却没落在牛身上——他捨不得,这老黄牛跟著他遭了不少罪。
晓梅和苏晚在割苜蓿,露水打湿了裤脚,冰凉凉的,可手里的镰刀却越割越快。“得多割点,“晓梅抹了把脸上的露水,“老黄犁地费力气,得让它吃饱。“苏晚发现苜蓿丛里藏著不少野鸡蛋,圆滚滚的像鵪鶉蛋,便小心翼翼地捡起来,放进隨身的小布袋里。
“回去给孩子们煮著吃,“她把布袋塞进怀里,“补补身子。“晓梅笑著点头,忽然指著远处的天际:“你看那云彩,像不像絮?“东边的天上堆著厚厚的云,被朝阳染成了金红色,看著暖融融的,让人想起冬天盖的被。
傻柱挑著水往秧田去,水桶里的水晃出涟漪,映著天上的云彩。他走到田埂边,正要往秧盘上洒水,忽然看见水里有个黑影一闪,嚇得他差点把水桶扔了。“啥东西?“他壮著胆子往水里看,原来是条小鯽鱼,正摇著尾巴往深处游。
“你也来凑热闹啊?“傻柱咧嘴笑了,往水里撒了把谷种,“等秋收了,我给你扔点新米吃。“小鯽鱼好像听懂了,在水里转了个圈,才摆著尾巴消失在深处。
日头升到头顶时,村里的烟囱都冒出了烟。张奶奶在灶台前烙饼,锅底的油滋滋地响,饼的边缘很快鼓起金黄的泡。“今儿个烙咸的,“她往面里撒著芝麻盐,“让孩子们多吃点,下午还得去给麦子薅草呢。“
念秋和月娥在院子里翻晒去年的麦秸,把发霉的挑出来扔掉,好的堆成整齐的垛。“这能给老黄当褥子,“月娥抱著捆麦秸往牛棚走,“许大哥说老黄睡软和了,明天更有劲。“念秋跟在后面,手里拿著朵野菊,非要插进麦秸垛里,说是给老黄看的。
午后的太阳格外毒,晒得地里的土都发烫。大家戴著草帽在麦地里薅草,草长得比麦苗还疯,得蹲在地上一棵一棵拔。苏晚的手指被草叶割出了小口子,渗出血珠,她往伤口上吐了点唾沫,接著拔——张奶奶说,唾沫能消炎,庄稼人没那么金贵。
“歇会儿吧,“许朗直起身,捶了捶腰,“这太阳太毒,草也蔫了,等傍晚再薅。“大家便坐在田埂上喝水,瓦罐里的水带著点土腥味,喝下去却格外解渴。远处的河面上波光粼粼,像撒了把碎银子,偶尔有鱼跳出水面,又“扑通“一声落回去,惊起一圈圈涟漪。
傻柱忽然指著河对岸喊:“快看!那边有羊群!“大家顺著他指的方向看,果然有几十只羊在坡上吃草,像一团团滚动的白云。“是邻村李大户家的,“建业眯著眼看了看,“他家的羊今年养得真肥。“晓梅笑著说:“等秋收了,咱也买两只羊,让孩子们喝羊奶。“
说到羊奶,念秋的口水都快流出来了。她去年在镇上见过別人喝羊奶,白白的像牛奶,据说喝了能长个子。“我要喝两大碗,“她扳著手指头,“早上一碗,晚上一碗,长得比月娥还高。“月娥立刻噘起嘴:“我也喝,我要长得比你高!“惹得大家都笑了。
傍晚往家走时,路过王寡妇家的菜地,看见她种的茄子已经长出了紫莹莹的小果,辣椒也掛了串,青的红的像小灯笼。“婶子,你这菜种得真好,“苏晚忍不住夸道,“比咱家的长得旺。“王寡妇笑著摘了几个茄子塞给她:“拿著回去炒著吃,这是头茬,鲜著呢。“
回到院里,张奶奶已经把晚饭做好了,茄子炒得油亮亮的,还放了点肉末——那是过年时省下的,一直掛在房樑上熏著,今天特意割了点。“快吃,“张奶奶给孩子们夹菜,“多吃点茄子,夏天不容易生痱子。“
夜里,大家躺在院里的竹床上乘凉,天上的星星密得像撒了把碎钻。许朗给大家讲牛郎织女的故事,说七月初七他们会在鹊桥相会,到时候地上的人能听见喜鹊拍翅膀的声音。“那喜鹊累不累啊?“月娥揉著眼睛问,困得直点头。
“累,但它们愿意帮忙,“许朗轻轻拍著她的背,“就像咱村里人,谁有难处了,大家都愿意搭把手。“傻柱在一旁打著哈欠,手里还攥著白天编的草绳:“我明天要编个大草帘,给秧苗挡挡太阳......“话没说完,就打起了呼嚕。
张奶奶给孩子们盖好薄被,自己坐在竹椅上摇著蒲扇,望著天上的月亮。月光照在院里的柳树上,新抽的嫩芽泛著银光,像缀了满树的星星。她想起年轻时,和丈夫在月下种麦子的情景,那时他总说,等有了收成,就给她扯块红布做件新衣裳。
“今年就能给你做了,“她对著月亮轻声说,手指无意识地摩挲著衣襟上的补丁,“你看这麦子长得多好,咱家的日子,真的好起来了。“风拂过麦秸垛,发出沙沙的声响,像有人在轻声应和。
黎明时分,下起了小雨,淅淅沥沥的,打在窗纸上沙沙响。建业第一个爬起来,披著蓑衣就往秧田跑,晓梅和苏晚也跟著去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