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章 人才指引
如遇到章节错误,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稍后尝试刷新。
虽然对方自称一个普通的爱国有志青年,还引领他加入了一个什么叫做星火的组织。
但他打心底却认为,这就是改变自己命运的神仙,是话本里的人物。
他对这位爱国有志青年充满了敬畏和感激。
是对方给他的命运带来了转变,让他当上了这附属柳树屯基地机修厂的学徒工。
也是因为对方,才让他有了学习图纸,接触更复杂机器的机会。
放在以前,每天连饭都吃不饱,哪有功夫去幻想脑海中的那些美好画面呢?
“你明天可以不用在这里干了,直接去省工业厅,去『农机具改良与小型动力研发中心』做技术员。”
那道飘渺而高远的声音,说话风格保持一贯的简洁。
“你改造手动冲床进料机构的方案,组织已经看在眼里,极具可行性,也证明了你的这一行业的天赋。”
“现在调令已经准备好,组织给你发放的介绍信就在你的工具箱底层。”
“等明天,你就可以拿著这封介绍信到省工业厅去报到,其他流程不用你管。”
这道声音在脑海中,又像是在耳畔旁诉说的內容,在罗小雨听来不啻于晴天霹雳。
去省工业厅当技术员?
罗小雨瞬间懵了。
他的嘴巴张了张,脑袋一阵发懵,翕张的嘴巴发不出任何声音。
自己这一个连图纸都认不全的学徒工,去省城当技术员?
就连这学徒工还是託了爱国同志的福,这才破格当上的。
进省工业厅当技术员这种事情……
这……这怎么可能?!
惶恐的情绪在心头油然而生,罗小雨第一个念头就是推諉,他连忙摇头,低声辩解:“爱国先生,我……我字都认不全,技术员……我……”
给孩子紧张的话都说不全了,说话也是结结巴巴的。
“你的天赋和努力,还有那颗热爱学习的心,还有品性,组织都看在眼里,真正的天才,都是百分之一的灵感和九十九的汗水构成,而很多人正是缺少那一份百分之一的最重要的灵感。”
“你身上的天赋,组织看在眼里,无需文凭证明。”
那道飘邈高远的声音不由他分辩地说著,还是不带个人情绪:
“你在机械这一领域,有著超於常人的拆解组装的精准直觉,也有著解决实际问题所需要的灵光一闪,这便是凭证。”
“组织需要你的能力,相信自己吧罗小雨同志,请你执行命令。”
“让你换个地方大展拳脚,不仅仅是为你个人,更是为了大家的,祖国的,更美好的明天而奋斗。”
此番话一出,罗小雨只感觉一股热血猛地衝上头顶。
罗小雨用力挺直腰板,仿佛要衝破那无形的天板,在大声回应:
“是!保证完成任务!谢谢组织栽培!”
他几乎是扑到工具箱前,翻出底层那封沉甸甸的信封。看著那枚在昏暗灯光下流转著神秘红光的星火钢印,他紧紧攥在手里,粗糙的手指感受著那冰冷的触感,心中却燃起了一团火——改变命运的火!
……
四九城。
中科院的超导材料实验室。
李维婭正凝视著低温恆温器里一块闪烁著奇异光泽的材料样品。
她的指尖无意识地敲击著桌面,脑海中翻腾著复杂的凝聚態物理模型。
她曾是苏联低温超导领域的希望之星,她的那份利用人工设计晶格畸变区,和异质界面调控磁通钉扎中心的理论极具顛覆性。
却因理念超前和复杂的內部倾轧而被排挤、打压,险些还被自己的领导强暴,甚至面临生命危险。
直到那个神祇般的神秘人出现,將她从绝境中救出,带到了这片陌生的土地。
在这里,她获得了梦寐以求的研究自由和资源,但也深深敬畏著那位拥有超凡力量,一念可定生死的恩人。
她对他的感情复杂至极。
有获救的狂喜,有施展才华的感激,更有对那深不可测力量的深深恐惧。
“李维婭同志。”
本来是平平无奇的一天,那个沉稳、冷静,却让她灵魂深处都为之颤慄的声音,毫无徵兆地在脑海中响起。
李维婭浑身一颤,立刻从沉思中惊醒,下意识地站直身体,对著虚空方向微微躬身,用带著俄语口音却无比恭敬的普通话回应:
“我在,神使先生!请您指示!”她的心臟不由自主地加速跳动,每一次听到这个声音,都让她既期待又紧张。
“长江水利委员会大型水电站项目,新型高效水轮机核心部件研发,需你担任首席流体动力学顾问。”
神使大人的声音一如既往地简洁和直接,“调令隨后下达,你现在准备移交工作,明日起就即刻赴任。”
首席顾问?
大型水电站?
李维婭的碧蓝眼睛瞬间亮起,这是她理论落地应用的绝佳机会!
但隨即,一丝疑虑闪过心头:她的专长是凝聚態物理和低温超导,流体动力学虽有关联,但並非主攻方向……
“先生,我……我的主要领域是超导材料,流体动力学方面……”她小心翼翼地表达著疑虑。
“你的理论核心在於对物质微观结构、能量传递与耗散的深刻理解与控制。”
神使大人的声音打断她的话语,语调多了一分冰冷锐利,“流体,亦是一种特殊的凝聚態。”
“你的思维模式与直觉,足以胜任这个任务,並且,此项目关乎国计民生,不容有失,请你执行命令。”
李维婭瞬间明白了。
神使大人所看重的,不仅是她的专业知识,更是她那种跨越学科界限的,对物质本源的深刻洞察力和解决复杂问题的直觉!
想通这点后,她心头有一股强烈的使命感,混合著对神使大人那绝对力量的敬畏涌上。
她深吸一口气,压下所有杂念,无比郑重地回应:“是!李维婭明白!”
她清楚,这既是机遇,更是必须完美完成的任务。
对这位神威难测的神使大人,她唯有绝对的忠诚与执行。
……
前一天上午。
省医学院。
农村常见病防治与中医药应用研究所。
所长周爱民看著人事科送来的名单,目光死死盯在张明远的名字上。
准確来说是放在了这个名字的背景上面,原同伍县一中语文教师,经特殊渠道推荐,任研究员。
“语文老师?研究员?”周爱民的眉头拧成了一个疙瘩,手指烦躁地敲击著桌面,发出沉闷的声响。
他並非对上层的领导们不敬,也並非对那个神秘的,据说叫做星火的组织有什么恶感。
因为对方所提供的一些特殊设备,確实解决了研究所的燃眉之急。
但推荐一个语文老师来搞专业医学研究?
这简直是滑天下之大稽!
他感觉自己的专业领域受到了冒犯。
这个小道消息消息不脛而走。
整个研究所,知道这个小道消息后,都保持著一种微妙的氛围。
等到了张明远报到那天。
周所长保持著表面的客气,但眼神里的审视和疏离感如同实质。
同事们礼貌地点头问候,但那笑容背后的怀疑和距离感,张明远感受得清清楚楚。
他被安排去整理堆积如山的陈年病歷资料,工作枯燥而边缘化。
张明远心中忐忑不安,如同踩在薄冰上。
省医学院的象牙塔,对他这个半路出家的人来说,充满了无形的压力。
但每当指尖触碰到口袋里那封介绍信,感受到那星火钢印冰冷的触感和隱隱的红光,他就想起那位神仙班的同志,那不容置疑的命令,以及对他的信任。
每每摸到这封信件,张明远心头都有一股倔强升起。
他不能辜负这份信任!
不能给组织丟脸!
保持这种念头,他更加卖力的学习了,因为他知道,自己半路出家不被人看得起,这就更需要努力和汗水来打破这份偏见。
这种憋闷的日子持续了一段时间。
他心头憋的那口劲,也在逐渐积累。
直到在一个关於偏远地区爆发不明原因腹泻疫情的病例討论会上,他知道自己的机会来了。
带回的舌苔照片和症状描述,摆在桌上,眾人爭论不休。
只因为,这种病,病因不明。
相关的病例都是似是而非的。
张明远看著照片和描述,结合当地正值梅雨、潮湿闷热的天气特点,一个念头如同闪电般划过脑海。
他犹豫再三,心臟怦怦直跳,终於鼓起勇气,声音不大却清晰地开口:
“周所长,各位同志。从舌象和症状看,结合当地时令气候,此症……颇似中医『湿热痢』。”
“我在基层时,见过类似情况。”
“民间常用鲜马齿莧、地锦草、车前草煎水服,取其清热解毒、利湿止泻之效,当地试用的效果尚可。”
“这个药方简便易行,或许可以……应急试试?”
会场瞬间安静下来。
所有人的目光,齐刷刷地聚焦在他身上。
这些目光有惊讶、怀疑、探究、甚至带著一丝看笑话的意味。
一个语文老师,哪来的胆子,竟然在专业会议上讲中医土方?
周爱民的脸色沉了下来,心中不悦到了极点,但对方那星火的背景让他强压著火气。
想了想,他沉声道:“张明远同志,你的想法,確实是我们之前没有考虑过的。”
“但治病救人,非同儿戏。”
“你说的这个偏方有什么依据吗?剂量如何?安全性如何?”
“这些问题,你在说的时候有考虑过吗?”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