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谈正事
如遇到章节错误,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稍后尝试刷新。
这孩子,真的有点当家做主的当家人派头了。
“想法有新意,也有挑战。”张建军沉吟道,“难处有几个:其一,供销社那边,赵站长肯不肯为你担这个名?风险他愿不愿沾?”
“其二,生產队老耿头信不信得过你这张蓝图?万一赔了,他怎么跟队里交代?”
“其三,政策的风吹草动。现在允许集体副业,但你这试点的步子有些大,得有拿得出手的成绩,还得有堵得住悠悠之口的过硬理由。”
陈平安早有腹稿,立刻娓娓道来,“供销社方面,我有把握说服赵站长。我们站负责的区域肉蛋供应一直紧张,若能有稳定优质的本土货源,是亮眼的业绩。”
“我会写一份详尽的可行性报告,阐明风险可控、收益可期。启动资金大头我解决,只需供销社象徵性支持一点,掛个协作名號就行。”
他继续道:“生產队那边,老耿叔有担当,柳树屯也的確困难。我承诺提供『特殊饲料配方』,確保禽畜的成活率和出栏速度,前期哪怕贴本,也要把第一炮打响,让所有人都看到实实在在的甜头。”
“至於政策……”陈平安目光恳切地看向张建军,“这就是我想请姨夫帮忙参谋的关键——怎样操作才能更稳固,或者,有没有可能在区分管领导那里提一句,不求特殊照顾,只求在有人质疑时,能给句话:『区里知道有这么个试点在探索』,这就足够了。”
张建军看著陈平安条理清晰、步步为营的布局,眼中难掩讚许。
这孩子成长太快了,心思縝密,手腕既硬且稳。
“好,”张建军点头,“你这份章法不错。报告要写好,突出政治意义和实际作用。供销社和生產队那头,你亲自去攻坚,拿出实打实的东西打动他们。”
“至於区里……”张建军略作思忖,“分管商业的郑副区长,和我在党校一起学习过,能说上话。”
“等你报告写好,两边也初步沟通好,我找个合適的由头,以私下的方式提一句,就说有个供销社的年轻骨干陈平安,工作有想法,在柳树屯搞了个城乡互助试点,请他『关注指导』一下。记住,『关注』不是『支持』,意义大不同。”
“谢谢姨夫!我明白其中分寸!”陈平安心中一块石头落地,有张建军这句话,试点就有了隱形的保障槓。
正事谈毕,一顿带著家庭温暖的晚饭是少不了的。
桌上那盘陈平安带来的酱牛肉成了焦点。
张建军嚼著韧劲十足却入口软糯的牛肉,心中对外甥那深不见底的门路好奇更甚。
但看著陈平安沉稳的神色,终究將疑问压回了心底。
有些秘密,没必要去打探。
与此同时,四合院內。
傻柱拎著饭盒往后院走,下意识地在陈家门外那个简陋的水槽边停了停,吸了吸鼻子。
空气中早已没了那晚让他心痒难耐、直击灵魂的奇异米香,只有各家寻常烟火味。
他挠挠刺蝟般的板寸,嘟囔了一句:“邪了门了……那天闻到的到底是什么米?”
看著陈家紧闭的房门和透出的光亮,犹豫再三,最终还是摇摇头走开了。
“算了算了,这陈平安,水太深,少惹为妙。”那份深深的忌惮与难言的好奇,交织在心头。
易中海事件,他事后也得到了组织给的妥善赔偿,怒气也没有当时那么大了。
现在院里是个人都差不多猜得到,易中海倒台可能和陈家大小子有或多或少的关係。
对於院里的算计、巧取豪夺,傻柱不想掺和进去。
哪怕陈家真的很可能有勾得他心痒痒的好食材。
毕竟那是人家的,人家不给,他也不会主动去要。
更何况,他前段时间也吃到了陈平安给的半斤鲜牛肉。
“不过,用好东西换应该能成!下次买点好野货探探陈兄弟口风!”傻柱乐呵呵地走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