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黑市囤粮
如遇到章节错误,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稍后尝试刷新。
轧钢厂门口的路越来越难走了。
不是路坏了,是逃荒的人越来越多。张昊每天上下班,总能看见路边蜷缩著三三两两的难民,穿得破破烂烂,怀里揣著干硬的窝头,眼神里满是茫然。有的女人抱著瘦得只剩皮包骨的孩子,跪在地上磕头,求路人给口吃的,看得人心里发堵。
这天傍晚,他骑车路过天桥,见几个红袖章正驱赶一群难民,推推搡搡的,其中一个老太太没站稳,手里的破碗摔在地上,里面的稀粥洒了一地,她心疼得直掉眼泪,趴在地上想把洒在泥里的米粒捡起来。
张昊心里“咯噔”一下。
他知道,这只是开始。明年,粮食会越来越紧张,到时候別说难民,就是城里的工人,口粮都得紧著用。自己家人口多,爹娘年纪大了,春桃姐妹仨还在长身子,要是不提前囤点粮,真到了饥荒时候,一家子怕是要饿肚子。
“得囤点东西了。”张昊咬了咬牙,打定主意。
供销社的粮票有限,布票、油票更是金贵,想多买根本不可能。唯一的办法,只有去黑市。
黑市这地方,张昊以前在苏联就听说过,是明令禁止的,抓到了要罚款,严重的还得蹲號子。但现在,也顾不上那么多了。
当天晚上,等跨院里的人都睡熟了,张昊悄悄起了床。他换了身最普通的粗布衣裳,借著月光,从四合院的后门溜了出去。
黑市藏在城南一个废弃的窑厂附近,离南锣鼓巷老远。张昊骑著自行车,越往南走,路灯越稀疏,最后乾脆没了光亮,只能借著天上的月亮辨认路。
快到窑厂时,就见路边影影绰绰站著些人,都不说话,只是互相使眼色,空气里瀰漫著一股紧张的气息。
一个穿著黑褂子的男人凑过来,压低声音问:“要啥?”
“粮食,肉,只要能吃的,都要。”张昊也压低声音。
男人上下打量他一番,见他不像便衣,才朝窑厂深处努了努嘴:“跟我来。”
窑厂里面更黑,借著微弱的月光,能看见地上摆著些麻袋,有人蹲在麻袋旁,借著打火机的光討价还价,声音压得像蚊子哼。
“大米咋卖?”张昊指著一个鼓鼓囊囊的麻袋。
“一块二一斤。”摊主是个络腮鬍,眼睛在黑暗里闪著光,“外面供销社八毛,我这贵,但不要票,现钱交易。”
贵了一半还多。张昊心里咂舌,但也知道这是黑市的规矩,没討价还价:“来一百斤。”
络腮鬍明显愣了一下,大概没见过这么痛快的,赶紧招呼旁边的人帮忙称。
“肉呢?”张昊又看向旁边一个卖肉的摊子,黑糊糊的看不清是啥肉,只能闻到一股腥味。
“五肉,二块五一斤,要多少?”摊主是个女人,声音沙哑。
“来三十斤。”
女人眼睛亮了,赶紧用砍刀把肉切成块,用油纸包好。
张昊一算帐,一百斤大米一百二十块,三十斤肉七十五块,比在供销社买贵了一倍还多。他肉疼得厉害,可看著麻袋里的粮食和油乎乎的肉,又觉得值。
“还有別的吗?”张昊问。
“有红薯干,五毛一斤,耐放。”络腮鬍指著另一个麻袋,“还有土豆,刚从地里挖的,三毛一斤。”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