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东跨院
如遇到章节错误,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稍后尝试刷新。
张昊在东跨院里转了两圈,脚边的碎砖发出“咔嚓”轻响。荒草没过小腿,几间破房歪歪扭扭地立著,阳光透过破窗欞洒进来,在地上投下斑驳的光影。他正琢磨著哪片地基能先动手,院门口传来了脚步声。
抬头一看,一个五十多岁的师傅背著工具包走进来。黑布褂子上沾著白灰点子,手上全是老茧,指关节粗大,眼神却透著股精明劲儿,扫过院子时带著老匠人的审视。
“是张同志吧?”老师傅放下工具包,声音洪亮得像敲铜锣,“街道办王主任让我来的,我姓雷,雷正德。听说您要修这院子?”
“雷师傅快请进。”张昊迎上去,伸手一握,只觉对方手掌跟铁钳似的,粗糙得能磨掉自己一层皮,显然是常年跟砖石木料打交道的。
雷师傅没客气,蹲下身捡起块碎砖,用拇指捻了捻砖面的粉末,又扒开墙角的土捏了捏:“这院子底子还行,就是当年炸得狠了,碎砖烂瓦得清乾净,地基得重新夯三遍,不然起了墙也站不稳。”他抬头看向张昊,眼里带著点探究,“王主任说您是上面下来的工程师,还留过洋?”
“刚从苏联回来,在红星轧钢厂做事。”张昊笑了笑,踢开脚边一块碎瓦,“这院子是我自己买的。厂里说楼房紧张,我看这跨院空著也是浪费,就想著自己修修住,以后也好接家里人来。”
“自己买的?”雷师傅眼睛亮了,烟杆在鞋底磕了磕,重新填上菸丝,“那敢情好!自己的宅子,修起来更隨心。不瞒您说,我家祖上是给宫里修园子的,传到我这儿,瓦木活计没丟乾净。您要是信得过,保准给您修得结结实实,还合著老规矩来。”
“修皇宫的匠人后代?”张昊这下更放心了,指著院子比划起来,“我想好了,正房五间,东西偏房各两间。西南角盖厨房厕所,得隔开,乾净些。东南角搭个凉亭,夏天能纳凉。再隔出间存储室,放些零碎东西。”
他顿了顿,加重语气:“用料都按最好的来。青砖要新窑出的,敲著得噹噹响的那种;木料得干透的硬木,別用生料,免得日后变形;五金件全用黄铜的,经用。钱不是问题,您儘管开价。”
雷师傅听得直点头,烟杆在掌心敲得邦邦响:“您这规划周正,是过日子的样儿。五间正房得用松木大梁,碗口粗的,抗得住三九天的雪;偏房用杉木就行,轻便还不容易长虫;凉亭得做攒尖顶,四角上翘,好看还不漏雨。”
他掰著手指头算工期:“清场三天,把碎砖杂草清乾净;打地基五天,得用石碾子压实了;起墙盖顶十天,青砖得一块块挑,砂浆里掺糯米汁结实;最后上樑铺瓦、装门窗,收尾两天。二十天左右,保准能让您看出个新家的模样。”
“行,就按您说的来。”张昊痛快应下,“是包工包料,还是我自己买料您只出工?”
“您要是信得过我,就包工包料。”雷师傅直来直去,“我认识几个料场的老伙计,能拿到实在价,您自己跑还得费功夫。”
“那就包工包料。”张昊点头,“我这边安排好,得回家一趟。好几年没回去了,爹娘还等著我信儿呢。”
雷师傅掏出个皱巴巴的烟盒,翻出张草纸,用炭笔在上面写写算算,嘴里念念有词:“松木大梁五根,青砖五千块,杉木二十根”最后在纸上一拍,“您这活儿,包工包料得两千块。另外,中午得管一顿饭,我带五个徒弟来,都是干力气活的,得吃饱。”
张昊愣了下,隨即笑了:“我这刚回来,院里连口锅都没有,实在没法做饭。这样,我多给您一百块,午饭你们自己解决,成不?”
“那敢情好!”雷师傅眼睛笑成了一条缝,“张同志敞亮!”
张昊没犹豫,打开皮箱夹层,从里面数出一沓钱——都是崭新的十元大钞,用橡皮筋捆著。他把大黑拾递过去:“这是一千块订金,您先拿著买材料。剩下的完工后一次结清。”
雷师傅接过钱,用蓝布帕子层层包好,塞进贴身的口袋里,拍了拍胸脯:“张同志放心!明天一早我就带徒弟们过来,保准不耽误事!材料进场您要是有空,过来验验,不合心意咱就换!”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