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遇到章节错误,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稍后尝试刷新。
第815章 第戎
当亚特还在为北方十五英里之外的那座临河而建的军堡头疼不已时,数日前从米兰宫廷飞出的其中其中一只信鸽已经抵达了勃艮第公国国都第戎。
此时此刻,绑在信鸽腿上的那封足以改变当前南陆整个战局的密信正被位於第戎宫廷东南角方向那间鸽房的吏员捧在手心,送往位於內廷的勃艮第公爵的臥房
月余前的酷寒渐渐褪去,初春的潮湿夜晚像一层看不见的湿布,紧紧裹挟著这颗勃艮第公国的明珠—第戎。
白日里若有若无的阳光早已消散殆尽,夜幕低垂,带著一种料峭的清澈。空气是凉的,吸进鼻腔带著泥土和未完全甦醒的草木气息,还有一丝若有若无的、从城墙內飘出的柴火烟味。
风不大,却足够钻入行人的领口袖管,惹得人缩起脖子,步履匆匆。
这座厄德四世治下的都城,在夜色中显露出它坚固而繁荣的轮廓。
厚实的石砌城墙如同一条沉睡的巨龙,將第戎城紧紧环抱。城门早已关闭,巨大的橡木门扇和铁铸吊闸在城垛士兵手中火把摇曳的光线下,投下沉重而威严的影子。城墙上,守夜人的身影偶尔晃动,他们的呵气在寒夜里凝成短暂的白雾。
越过城墙,城市的脉络在星光与稀疏灯火中显现。
城市的核心,自然是那座宏伟的第戎宫廷。它並非后世那种极度对称的宫殿,而是由不同年代、不同用途的建筑群组合而成,在夜色中更像一座坚固的堡垒与华美居所的结合体。
高大的主体建筑採用哥德式风格,尖顶的轮廓刺向深蓝色的夜空,巨大的尖拱窗內透出橘黄色的温暖光芒一一那是无数蜡烛和壁炉在燃烧,映照著厅堂內公爵、贵族们奢华的夜宴或密谈。
宫殿的石墙厚重,装饰著勃艮第公爵家族的红蓝斜条纹盾徽和象徵无畏的燧石打火钢图案,在火把光下若隱若现。宫殿的塔楼如同沉默的巨人,俯瞰著它统治的城市。庭院深深,石板地被夜露打湿,反射著清冷的光。
从宫殿辐射开去,是第戎城错综复杂的街巷。
主干道稍宽,铺著凹凸不平的鹅卵石,在月光下泛著湿漉漉的幽光。而更多的小巷则狭窄曲折,两旁挤挨著高耸的木筋墙(半木结构)房屋。这些民居的底层大多是坚固的石砌,上层则用深色的木樑构成几何框架,中间填充著灰泥和砖块。屋顶铺著深色的陶瓦,层层叠叠,倾斜的角度在夜色中勾勒出参差起伏的天际线。
许多房屋的二层、三层向街道方向凸出,使得本就狭窄的街道在头顶几乎相接,行走其下,更觉幽深压抑。
此刻,大多数房屋的窗户都关闭著,只为阻挡初春的寒气,只有少数缝隙透出微弱的烛光,或传来模糊的低语声。
这座城市的灵魂,属於那些巍峨的宗教建筑。
圣贝尼涅大教堂那標誌性的罗马式塔楼在夜色中如同磐石般稳固,而它后期添加的哥德式部分则显得更加轻盈高耸。
月光洒在它古老的石壁上,泛著清冷的光泽。更远处,圣母院教堂那独特的三排小雕像装饰的立面在阴影中显得神秘莫测。
而沙尔特勒修道院勃艮第公爵的家族墓地所在则位於城墙之外稍远处,在夜晚的静謐中更显庄严与肃穆。只有修道院教堂的尖顶在远处勾勒出祈祷般的剪影。
这些建筑不仅是信仰的中心,也是城市天际线的统治者,在深蓝的夜幕下沉默地宣告著神权的永恆。
每当白日的喧器褪去之后,位於第戎城心臟地带的中央广场此刻空旷而安静。
白天这里是热闹的中心。商贩的摊位、杂耍艺人、宫廷颁布的公告宣读都聚集於此。
此刻,只有广场边缘那些石砌建筑沉重的轮廓,以及地面被车轮和脚步磨光的石板,诉说著白天的繁忙。
凉风毫无阻挡地穿过广场,捲起几片枯叶,发出沙沙的轻响。
然而,城市的生命力並未完全沉睡。在靠近城门或主要街道的交匯处,酒馆和旅店的灯火和声响穿透了寒夜。
低矮的拱形门窗內,油灯和壁炉的光线温暖诱人。粗木桌椅旁,聚集著尚未归家的旅人、本地的工匠、还有结束了一天劳作的脚夫。
劣质的葡萄酒、麦芽酒的气味混合著燉肉、烤洋葱的香气从门缝里飘出。喧闹的谈笑声、酒杯的碰撞声、偶尔爆发的粗獷歌声,与门外街道的寂静形成鲜明对比。
这里是信息、故事和欢乐的集散地,也是寒夜中底层人们寻求慰藉的港湾。一些通宵营业的小商铺,或提供热食的小摊,窗户里也透出昏暗的光。
整个第戎城,就在这初春的凉夜里沉浮。內廷宫殿的辉煌灯火与平民区幽暗的陋巷並存,教堂修道院庄严的剪影与酒馆旅店喧闹的暖光交织。湿冷的石板路、紧闭的百叶窗、
稀疏的守夜灯火、远处隱约传来的犬吠或马蹄踏石的清脆迴响—..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