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遇到章节错误,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稍后尝试刷新。
广袖拂过青玉灯台,烛火隨衣袂晃动,项少龙对齐王拱手:“大王,可记得『假道伐虢』的典故?当年晋国借虞国之道灭虢,回师途中便顺手吞了虞国。秦国今日送赵地,明日便要齐国助其伐燕。待燕灭之日,齐国可还有屏障?”
公孙策笑道:“先生危言耸听。秦齐结盟,可共分燕、魏疆土,何乐而不为?”
“乐在何处?”项少龙转身,衣角扫落酒杯,“昔日楚怀王与秦国相约武关,以为能分得商於之地,却被囚死咸阳!贵国连先王遗骨都可算计,何况盟约?”
他猛地抽出腰间青铜剑,剑锋挑起烛火,“赵国四十万降卒在长平被坑杀时,秦国可曾念过盟约?”
齐王神色一凛,公孙策却仍从容道:“那是旧例,今时不同往日......”
“往日?”项少龙冷笑,剑指西方,“秦昭襄王时,白起破郢都、烧夷陵;秦孝文王时,蒙驁夺韩三川郡。秦国哪次不是先以利惑人,再以兵临城?待齐国借道助秦灭燕,秦军必然陈兵济水,到那时,三郡之地能保得住?齐国都城守得住?”
殿內死寂如坟,只有烛泪滴落在青砖上的细微声响。项少龙收剑入鞘,缓声道:“大王若不信,可派人查探。代郡、云中、雁门三郡,表面是沃野千里,实则秦军已將精壮掳走,粮仓尽数焚毁,留下的不过是满目疮痍的空城!秦国要的,不过是齐国为其火中取栗!”
齐王拍案而起,然而,却是对著项少龙发怒,“住口!”项少龙身形微顿,眉梢掠过一丝诧异。只见齐王转身,脸上已堆满笑意,温言安抚秦使:“贵使远道而来,舟车劳顿,今日先歇息,盟约之事改日再议。”公孙策拱手,眸光扫过项少龙,带著意味深长的笑意退下。
殿內寂静无声,齐王望著秦国使者离去的方向,幽幽嘆了口气,缓步走到窗前。暮色透过雕窗欞洒进来,在他的脸上投下斑驳阴影。项少龙默默等待,他知道齐王心中必有隱忧。良久,齐王缓缓开口:“先生可知,寡人方才为何怒斥於你?非是责怪先生所言,实乃秦国使者在此,寡人心有顾虑。”
项少龙微微頷首,示意明白。齐王转过身来,眼中满是疲惫与无奈:“秦国日益强大,虎视眈眈。齐国虽富饶,却独木难支。与秦国结盟,无异於与虎谋皮;但若公然对抗,又恐其余诸国不肯齐心协力,齐国反成眾矢之的。寡人实在是左右为难啊!”
项少龙沉思片刻,上前一步,郑重说道:“大王,某有一策,或许可解齐国之困。齐、楚、燕、魏四国,若能摒弃前嫌,建立同盟,共同对抗秦国,必能扭转局势。”
齐王神色微动:“先生所言,与合纵之策有何不同?昔日六国合纵,最终不也分崩离析?”
项少龙胸有成竹地一笑:“臣所提议的同盟,並非简单的合纵。臣欲建立一个名为『华济盟』的组织,亦可简称『华约』。此『华约』,旨在军事同盟。四国可定期联合军事演习,互相配合,共同抵御秦国。在经济上,可发行统一货幣『华元』,在四国境內通用,促进贸易往来,增强经济实力。如此一来,四国紧密相连,秦国便不敢轻易进犯。”
齐王眉头紧皱,神色犹豫:“先生之策,听来虽好,但燕、楚、魏三国,素来与齐有隙,寡人如何能信?况且,四国联合,利益如何分配?若有纷爭,又当如何?”
项少龙目光坚定,直视齐王:“大王,如今秦国之威胁,已非一国之力可挡。唯有联合,方能自保。至於信任问题,齐国乃东方大国,富饶强盛,若能竞选『华济盟』盟主之位,以齐国之实力与威望,必能服眾。”
他顿了顿,压低声音道:“再者,作为盟主,齐国在军事调度、经济分配上都有主导权。表面上是四国同盟,实则齐国可藉此机会,巧妙平衡各国利益,必要时……”项少龙意味深长地看了齐王一眼,“亦可利用同盟之力,坑其余三国,为齐国谋取最大利益。如此,既能对抗秦国,又能促进齐国经济发展,实乃一举两得。”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