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0章 1980
如遇到章节错误,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稍后尝试刷新。
第100章 1980
过了两天时间。
来到了二十九,他们要去镇上,也就是公社赶集。这是准备年货的最后时间。
一大早,要去镇上的人,就找了驴车、马车、拖拉机……
一群人收拾好去了镇上,家里虽然不需要添置什么东西,但是赶集这个活动还是少不了的。
这个时候的大集,工业品是不允许卖的,服装也需要布票……当然售卖的东西,粮食、自己家里农副产品比较多。
当然,少数的几处的零食摊位,例如卖的炸土豆、炸洋芋粑,虽然说便宜但是也要几分钱,也是这群孩子好几天的零钱。
周旭大大方方买了几个小袋子的洋芋粑:“过来排队,你们别插队!今天我请客!”
村里的小孩子们就叽叽喳喳的跑过来,周旭都递了。
剩下来有才的弟弟,周旭准备递了一大包零食:“这些你就拿回去自己吃呀!!还有这个红包,今年提前给你。”
“谢谢旭哥。”
“好嘞。”
逛完街,周旭吃了一串冰葫芦,张秋天就连忙把他喊过去:“妈?啥事情呀?”
“给你介绍一下……”张秋天慢悠悠说道。
周旭一听,瞬间激灵了一下子:“介绍啥呀?”
“那也不是我的办法呀?人家听说你回来了,非要介绍几个妹子给你认识认识。”张秋天说道:“不过你也老大不小了!那个李小盼老师呢?”
“李小盼呀?她和我不是一个军区。我不知道呀!”
“那你不是去了文工团,没有遇到心仪的?”张秋天敲着他的脑袋。
周旭无奈撇撇嘴:“妈妈,您也是站着说话不腰疼!哪有那么简单的事情呀。”
“走呀!别让人家姑娘等着急了。”张秋天不管儿子是不是连长,也不管是不是战斗英雄,反正现在在家里面了,就是得讨老婆。
咳咳!农村很多这种思想,只要是毕业没读书在工作了,那就得找个老婆。
周旭跟着过去了市集中心,好几个大队的村民都在这里等着呢。
忘了告诉大家了,原本土家族就有一个习俗专门讨老婆的,叫做女儿会
相传清雍正年间,石灰窑有一薛姓“乡士”外出经商,于七月十一日返家祭祖,其妻女设宴接风。薛乡士对九个女儿说次日可理头善妆、上街赶场、游玩一日。
于是七月十二这天,女人们纷纷上街,男人们也借此机会与女人们见面接触,久而久之相沿成习,形成了女儿会。
虽然现在不是七月十二,但是这些个村确实是梳妆打扮了一下。
周旭毕竟是当兵的,而且还获得了一等功,长得又帅又会写作,确实很受欢迎。
“这是我闺女,才念完高中分配到了市文化馆上班,小周你瞅瞅这个条件是不是很合适!”
周旭看了一眼,但是张秋天听到眼睛都亮了。
“这个是我侄女,现在特招进入了我们市的舞蹈队,学舞蹈的!!”
“我女儿好看!”
“小周你看看我外甥女,我告诉你,考上大学了!!”
“你宝贵外甥女你就介绍给了小旭?”
“……”听到大学生的字样,张秋天瞳孔缩紧,那可得是运气好到八辈子才能够娶到一个大学生了吧?
不过她想得确实不错呀!大学生确实宝贵。
相亲完了,周旭跟着老母亲回到了家里面。
张秋天不满意了:“你都不喜欢吗?那个女大学生长得也好看吧?”
周旭心里对比一下刘晓莉,还是天仙妈好看:“没时间呀!”
“为啥?”
“我还要服役两年呢!再说,后面有机会还能去军校进修……”周旭咳嗽一声:“加起来至少服役五六年!没时间谈恋爱。”
听到军校的字眼,老父亲一愣:“什么军校?”
“今年因为服役年限不够所以没申请,明后年就能申请去进修了。”周旭喝了一口茶。
“哦!”想到家里面放着那一块“一等功臣之佩”,老父亲又觉得好像是正常的。
“那结婚的事情也不太着急。”
张秋天还是想说:“女大学生多少呀……”
啧,那可是女大学生的儿媳妇呀,张秋天嘟囔着……
周国平好气又好笑:“你儿子过几年要是从军校出来了,什么样的媳妇讨不到呀?真的是……”
“好了爸妈!”周旭招招手说道:“先这样吧!结婚的事情后面说,先过年。”
“对联好像没买呢!”
“……”
正巧就在这个时候。
外面有人敲敲门。
周国平开门,看见了一脸黑的周旭他大伯,虽然不是亲大伯。
“他大伯?你干啥呢?”
有了孩子的人,似乎都喜欢跟着孩子一起喊别人,比如他三婆、他二姑之类的。
“这不是听说小旭回来了吗?我想着过年找小旭给我写一副对联。”
“对联?”周国平愣了一会:“他会写什么对联?”
他大伯立马说道:“队长,您就不要骗我了,小旭都写文章发表呢!还不会写对联?”
“……哦!”周国平主要在意周旭的评级,都忘记了周旭评级这么快也有写书的一层关系。
周旭走了出来:“对联呀!我可以的。”
他学过毛笔字,当然不算正规学习,但是也绝对不是江湖体,他比较俗,临摹的就是王羲之这种大家的!
抬出来桌子,周国平以前就因为读过书,经常给大队的人起名字写毛笔字,所以基础装备是有的。
周旭提笔写下来:“羊随新风辞旧岁,猴节正气报新春!”
大伯立马说道:“小旭写得真好看。”
“下一位!”
不是周旭瞎喊,后面真来了一家:“小旭帮我写一份,我们贴在门口算是蹭蹭你们家的香火气……指不定我儿子也能当个兵!”
农村就是这么迷信的。
周旭写了七八幅送出去,最后给自己家里写了一幅贴在门口。
第二天。
终于到了大年三十了。
当然这个时间,就是过年啦!
今天,从山坡上面哗啦啦的下来了一辆汽车,这年代能够坐汽车的也就只有公家了,所以大家都知道是公家人。
汽车来到了家门口。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