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遇到章节错误,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稍后尝试刷新。
水榭楼阁中。
红袖添香。
李彦在云瑶、云汐姐妹的伴同下开始学习练字。
有这样一个词叫做穷文富武。
所以有很多人就想当然的以为在古代读书不怎么要钱。
实际上大错特错。
在古代封建社会中,要想读书考科举的话,需要费的钱財同样超乎想像,绝非寻常人家可以负担。
首先一点,读书考科举的话那你至少需要有书,四书五经、经史子集这些一样不能少,可古代因为生產力落后纸价高,也就导致书的价格极贵,隨便一本书哪怕是旧书都少说要几两银子一本。
而一整套的四书五经和各朝各代的经史子集下来足足上百本之多。
这也就是说,如果想读书考科举的话,仅仅买基本的四书五经和经史子集等书籍都至少需要数百两银子。
正所谓家书抵万金。
这个词在古代封建社会可不是隨便说说,而是家里藏书足够多的话,確实可以值那么多钱。
其次有书之后你肯定还需要去书院上学找老师教导。
这同样是一大笔费,稍微好一点的书院学费起步都是几十两白银,如果想找好的老师补课费还要另算,並且价格更高。
再其次读书考科举的话你还需要练字,练字需要笔墨纸砚,这同样又是一笔巨大的费,尤其是要想达到考科举的书法功底,至少没有个连续七八年的练字功夫別想。
最后参加科举的话还有报名费等考试费,每次都需要五两白银左右,此外如果是去远地方赶考的话还需要交通食宿等费用,如果再加上一些交友应酬的话就更是无底洞。
大圣王朝曾有学子算过一笔帐,要想读书考科举的话,就算是县试、府试、院试、乡试、会试、殿试全部一次性通过的理想状態下,读书考科举的费至少都不会少於一千两白银。
可想而知在古代读书考科举的费有多大。
根本不是普通家庭可以负担。
这也是古代文化普及低的主要原因。
古代常言寒门子弟读书艰难经济难以负担。
但这个寒门,在古代其实都是贵族阶级,只不过是那些落魄的中下层贵族,可就算落魄也终究是贵族,连他们都负担不起子弟读书考科举。
更可见古代考科举的销有多惊人。
李彦简单算过自己的学习费,他自幼读书,时至今日用在读书学习上的销加在一起的话,恐怕已经消耗了不下三千多两白银。
“天地玄黄,宇宙洪荒;日月盈仄,辰宿列张。”
“寒来暑往,秋收冬藏;闰余成岁,律吕调阳。”
“云腾致雨,露结为霜;金生丽水,玉出崑冈。”
“...”
楼阁中。
李彦笔走龙蛇,洋洋洒洒的写下了一篇千字文。
“公子的字,真好看。”
云瑶、云汐姐妹看著李彦笔下银鉤铁画般的字跡文章也是不由美眸异彩连连的崇拜道。
尤其是再看李彦丰神如玉的面容和温文尔雅的气质。
姐妹两人顿时不由更加心中欢喜了。
她们心中也十分庆幸,买下自己的是李彦而不是什么糟老头子。
李彦也微微一笑。
不过不得不说。
红袖添香。
这感觉还真是不错。
---------------
两天后。
春雨过后。
天气放晴。
李彦和王生、游行之再次相聚到一起。
这也是三人自当初画皮恶鬼事件之后的第一次相聚。
“来,我先祝贺李兄和王兄一杯。”
“先祝贺李兄苦尽甘来解决了那对恶毒兄嫂,从此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
“再祝贺王兄大病初癒,身体健康。”
游行之率先端著酒杯向李彦和王生祝贺道。
“应当是我要先感谢敬李兄和游兄你们一杯才是,若非你们,恐怕我早已是凶多吉少。”
王生闻言则是赶紧起身反敬道。
自数日前解决了画皮恶鬼后。
王生因为被恶鬼吸了不少精气所以直接大病了一场,直到这两日才堪堪恢復过来。
但也是因为这场大病,让王生彻底清醒了过来,心知若非那晚李彦和游行之找那游方道人捨命相救,恐怕他真的就要被那恶鬼吸乾精气而亡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