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遇到章节错误,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稍后尝试刷新。
说话的是刘健,至於用的手段嘛,当然还是清流的惯用伎俩,既然说不过,那就转移话题。
但可惜的是,他这次打错了算盘,朱祐樘特意留著奏章当中最后的那一批人没说,就是等著他把话题往上头引呢……
“这些年来,李孜省向朝廷举荐的人眾多,其中有无官传升者,亦有本为官员而得迁升者。”
“其中或有不称职之人,但也並非全然如此,若仅以是否由李孜省举荐而定升黜,未免太过武断了。”
朱祐樘摇了摇头,罕见的直接驳斥了刘健的说法。
“陛下……”
刘健还待有言,却不曾料此时,一旁的六部当中,徐溥突然站了出来,道。
“陛下,臣有本奏。”
朱祐樘的目光有些诧异,他没想到,徐溥这个时候会跳出来,但以徐溥的聪明,想来不会愚蠢到是想为刘健辩护。
於是,他也没有计较徐溥同样不按次序奏稟的行为,点头道。
“说吧……”
此时,不仅是朱祐樘,就连刘健和在场的科道等人,也都对徐溥的突然出面感到有些意外,纷纷將目光投向了他。
不过,徐溥倒是並不紧张,上前道。
“陛下,朝廷銓选自有制度,昔者李孜省等人徇私舞弊,勾结內宦,將其亲戚,同乡等俱以传奉为官,又引僧道大兴宫观寺庙,今各僧道官已被捕拿,臣请陛下罢黜原无出身功劳之人,仍还旧用。”
“至於原有功名官职者,若因李孜省举荐而迁升黜陟,朝廷应当重新核查其功劳年资,不可一概而论,以免误伤,请陛下明察。”
徐溥这番话,好似是在说科道这次弹劾的事,但是又不全是,他更多侧重的,是传奉官的问题,而非是和李孜省有牵连的官员。
这两个话题十分相似,但实际上却有本质的不同。
而以他吏部侍郎的身份,来谈这个问题,也算是恰如其分,不算越职言事。
当然,徐溥此时出面,颇有几分和事佬的意味。
毕竟,他也是清流中人,刚刚刘健和那些科道官闹得那么大,结果却灰头土脸,眼瞧著就要被天子驳斥的体无完肤。
而徐溥在这个当口出言,用更温和的態度提出解决方案,算是给了各方一个台阶。
他这番话一出,底下跪著的那些科道官们,顿时有些意动。
到了这个地步,他们岂会不明白,这次弹劾已经是全方面的失败了。
如果任由情势继续发展下去,且不说天子最终会如何处置他们,单说他们自己,闹出了这么大的声势,却没有半点成果,回去之后怕不是要成为整个朝堂的笑料。
徐溥的这个方案,虽然退让了许多,但也算是在传奉官问题上,能够取得一定的成果。
不过即便如此,他们还是有些犹豫,毕竟,刚刚他们还言之凿凿的联名弹劾,此时要是退让,面子上有些掛不住。
见此状况,人群中的王质也不再犹豫,咬了咬牙,闪身上前道。
“陛下,臣有本奏。”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