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遇到章节错误,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稍后尝试刷新。

就是不知道,只是敷衍的场面话,还是……

“陛下,臣以为风闻奏事乃是多年惯例,如今骤然禁之,科道言官因此不满,也是情有可原。”

“李文祥之事,也不过只是科道表达不满的一种方式,陛下將其革除功名,固然能够震慑百官,但也难免,让有些不明陛下苦心之人有所非议。”

他这番话说完,倒是让朱祐樘挑了挑眉。

看来这刘吉,还真打算履行『承诺』了。

不过,他的这番態度,显然引起了万安的不满。

“刘阁老此言何意,李文祥如何处置,陛下已有詔旨,难道说,要让陛下朝令夕改吗?”

面对著万安的质问,刘吉倒是不慌不忙,道。

“並非朝令夕改,而是审慎处置,此事並非只牵扯李文祥一人,而是和朝廷言路息息相关。”

“今日左顺门外,李文祥的那些辩驳之言,虽多有狡辩,但有一言並未说错,朝廷的確应当优容言路。”

“六科十三道,乃天子耳目风纪之司,不可不虑,臣以为,可命李文祥上奏自陈,若其过能悔罪,可留其功名,贬黜出京,做一县丞,以作惩戒。”

他这番话越说,一旁的万安脸色越难看,刘吉显然也意识到了这一点,话风稍微委婉了几分,却仍是继续道。

“至于禁风闻奏事,臣赞同万阁老方才所言,登极詔书既已有命,不可朝令夕改,失信於天下,但可稍加变通,改为不可以风闻劾奏大臣,但仍许搜集风闻,移送有司核实查办即可。”

不得不说,刘吉还是有两把刷子的。

从他现在条理清晰的说出这番话就能看出,对於这两件事,他应该是早有腹案了。

但是,此前他却没说,而是硬生生的憋到了现在才提出来。

李文祥的处置暂且不提,单说这关於风闻言事的看法,就让朱祐樘对他的评价高了不少。

拋开政治立场,单纯从客观角度来说,风闻言事这种制度,本身的確是有弊端的。

从制度的出发点而言,这是为了鼓励言官们积极諫奏,行使监察百官的职责,辅佐皇帝识人用人。

但是,在实际的执行当中,这种过高的自由度,就导致了言官们很容易成为政治斗爭的利器。

因为不用核实,只需要有传闻即可上奏,可以很轻易的將任何一个朝廷重臣拖入舆论的漩涡当中。

又因为哪怕是错了也不会受到任何惩罚,使得言官们可以没有任何负担的介入各种爭斗当中。

在朱祐樘看来,风闻言事本质上,是一种理想化的制度,它完美运行的前提条件是,言官们都是毫无私心,也不会因个人好恶滥用权力的人。

但问题恰恰就在这,只要是人就会有立场,就会有利益牵绊,所以风闻奏事,渐渐就变成了清流捧高踩低的有力武器,同时,在某些时候,也成了掣肘皇权的一股力量。

而刘吉这个搜集风闻,移送有司的办法,其实就能很好的弥补这一点。

如果言官只是將风闻作为一种调查渠道,配合上后续的正规查证手续的话,那么就能很好的发挥它的监察作用。

虽然还是有可能被人当做政治斗爭的工具,但是剥掉了弹劾的外衣之后,其影响力,必然会大大下降。

刘吉说完之后,目光看向了旁边的尹直,后者顿时会意,上前道。

“陛下,臣以为刘阁老所言甚是,如今风闻奏事者,多以此攻訐大臣,故而不得不下詔止之,但言官毕竟並非亲民官,若苛求其必有实证方可上奏,则必使言路壅塞。”

“故而,使言官定期搜集风闻上奏,但有司未有查实之前,不得以风闻劾奏,既可通常言路,亦可止攻訐之风,实乃两全其美。”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www.74txts.com
玄幻魔法小说相关阅读More+

谍战:每日一条特工情报

佚名

渣男嫌我不能生,我嫁大佬一年抱俩

昱墨

亮剑:蓝星工业杀疯了

佚名

绑定繁育系统,我的宠物千金难求

佚名

从乱世开始,打造无上仙朝

佚名

全球末日,我为国家守太平

花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