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遇到章节错误,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稍后尝试刷新。
但不可否认的一点是,对於他的父亲来说,从幼年时起,在最危险最困难的时候也一直陪伴在身边的万贵妃,是一个可以託付性命,能够绝对信任的人。
朱祐樘前世之所以后宫中只留张氏一人,其实也是存了这样的心思,可惜张氏在这一点上,终究和万贵妃不能相比。
后宫如此,外朝亦然。
同样是当了多年的太子之后继位,朱见深登基的时候,並没有传奉官这样满朝反对的大事,虽然新旧势力之间也有过渡的需求,但总体而言十分稳定。
可朱祐樘这边呢,传奉官之爭的背后,隱藏的是残酷的权力廝杀。
前世的他因为年轻,虽然也察觉到了这一点,但是出於眾人多年以来,在他耳边无数次灌输的传奉官危害,他並没有觉得这有什么不妥。
甚至於那时候,他还盼著那些无才无德,中旨传奉的奸佞之臣,赶紧被赶出朝堂,还大明一片朗朗乾坤。
可后来他才明白,权力的真正精髓,在於平衡之道。
朱祐樘前世对於刘健等一干东宫大臣无比信任,放任他们肆意的借传奉官这个理由,侵逼成化皇帝留下的亲信大臣。
最后的结果固然是成功了,但他也渐渐发现,那些曾经被他无比信任,扶助过他的东宫大臣们,好似才真正成了朝廷的主人。
前世的他,对这一点很是迷惑,也曾经无数次尝试拿回真正属於自己的权力。
但是每一次,都被所谓的礼法道德所规训,成为被困在一重重桎梏中的笼中囚鸟。
直到后来,他死后某一世,附在了某个不知名的科道官员身上时,他才渐渐明悟了过来。
这些人不是忠於皇帝,也不是忠於朝廷,他们真正忠於的,是自己的利益。
此前在东宫的时候,这些清流词臣,看似对他处处维护,忠心无比,但那只是因为,他们的命运和自己绑在了一起。
如若自己不能登基,那么他们的前途便將一片灰暗。
所以他们才会事事尽力,处处拼命。
而等到朱祐樘登基之后,一切就发生了变化,尤其是当刘吉等一干成化时代的旧臣落幕之后,朱祐樘和这些清流词臣之间从利益相关的整体,变成了君臣之间的对抗。
权力就像一块饼子,皇帝拿的多了,臣子就拿的少了。
正因於此,原本的亲信大臣,变成了事事处处,拿著道德礼法要將他规训的对手。
而朱祐樘自己,前世却始终意识不到这一点,他天真的陷在曾经东宫时的亲密无间当中,交付了完全的信任。
所以,他在无数次的在各种场合,和这些潜邸旧臣討论自己行为的对错,却没有发现,这种討论本身,就已经落入了对方的陷阱。
如今重来一世,同样的问题摆在眼前,朱祐樘並不想走前世的老路,但想要改变,却也不是那么容易的。
清流词臣不可全信,但若是不信,却也不行,刘吉等一干成化旧臣可以用,但他们本身品行的確有瑕,其中的平衡很难把握。
除此之外,还有另一重困难就是,他和刘吉这些人之间,並没有信任的基础。
现在他释放了一些善意的信號,对方可能有所察觉,但是,更多的却肯定是警惕。
想要让他们相信,自己並没有要將他们全部赶出朝堂的意愿,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甚至於,即便他们相信了,想要他们忠诚的为自己办事,也还需要有很长的路要走。
这些都不是能够一蹴而就的事。
轻轻揉了揉有些酸胀的太阳穴,朱祐樘心中默默的嘆了口气,还是打算从最简单的事情做起。
抬头看了一眼,覃吉还未回来,他想了想,侧身对著旁边的小宦官问道。
“东厂的杨鹏到了吗?”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