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9章 封功
如遇到章节错误,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稍后尝试刷新。
第119章 封功
虽然这一场“接风宴”,到最后其实谈的並不愉快,许绅跟商云良拍了桌子。
但商云良最后还是没有选择离开这里。
他还没那么在乎外人的眼光。
师傅许绅为他苦心规划的那条“孤臣”之路,看似稳妥,却並非他商云良真正想走的道。
那条路太窄,太被动,將自身的安危荣辱全然繫於帝王一念之间,而指望嘉靖的狗脾气,那纯属脑袋被门夹了。
回京这一路上,商云良就一直在思考个问题:
他到底该如何面对嘉靖?
道长是不可能放过他的。
商云良很清楚,自己从壬寅宫变那一夜,选择替代许绅一番操作把道长提前救醒,一直到他在大同边关展现出所谓种种不可思议的“仙家手段”,所做的一切,道长都需要一个解释。
道长认为那是自己得了机缘,那他商云良就得替道长把这个事儿脑补的更详细一点。
说直白点,他必须想好忽悠道长的说辞。
嘉靖这人可不是好忽悠的。
从二十二年前以藩王身份入继大统开始,他便在与整个帝国最聪明、最狡猾的一拨人斗智斗勇,岂是商云良三言两语就能互动过去的?
这个问题的答案实际上跟许绅现在拋给商云良的选择是有著强关联的。
如果商云良无法妥善回应、乃至消除嘉靖內心深处那几乎必然存在的猜疑,那么他或许真的只能被迫选择走上许绅所指的那条“孤臣”之路。
小心翼翼地躲在深宫苑囿之中,仰仗帝王的些许庇护,偶尔进献些药剂,然后默默承受外朝那些掌握著舆论笔桿子的清流言官们无穷无尽的唾骂与攻訐。
而反过来,如果商云良真能凭藉自己的手段,成功忽悠住嘉靖信了他的邪,让这位聪明绝顶又痴迷长生的皇帝打心眼里相信他是“真仙”,比玉熙宫那帮人都“真”的那种,那局面就將截然不同。
一旦他能让皇帝在不知不觉间对他言听计从、甚至產生依赖,那么从某种意义上说,他便有了调教嘉靖的可能性。
而皇帝,掌握著整个大明帝国的最终权柄。
这岂不等於他能够间接地、隱於幕后地影响甚至引导这个庞大帝国的走向?
虽然不可能夸张到这个程度,但意思就是这么个意思。
就比如现在,青草试炼的大门已经朝他敞开。
如果他真能製造这大明帝国第一个猎魔人出来。
一切又该如何?
可惜了,脑海中的猎魔人药剂全书只是给他了製作药剂的能力。
若真如真正的猎魔人一般,他隨便给嘉靖皇帝来一发法印,就能直接控制他的精神。
哪有现在这么多麻烦事?
“唉,可惜,我现在掌握了魔力的使用,但法印什么的一点头绪没有。”
“这要是让我学会了亚克席,我能让嘉靖天天管我叫爸爸!”
商云良不止一次这样惋惜过。
....
商云良他们是嘉靖二十二年二月初二进的京。
二月初九的时候,关於大同一战的战功封赏的审查结果,已经由內阁首辅严嵩领衔,上奏给嘉靖皇帝。
皇帝陛下在二月初十这一天正式下达詔书,明发天下。
静謐的许府,又一次热闹了起来。
前来传旨的是老熟人。
“吕公公,怎劳您亲自赶来,请上座,先歇息一会。”
“来人,看茶!”
嘉靖居然会直接派司礼监掌印太监吕芳来给他宣读这份圣旨。
这位老太监在壬寅宫变那个混乱的夜晚,就曾对他释放过善意,数次隱晦的表达都表明其示好的意向相当明显。
俗话说得好,伸手不打笑脸人。
此次再见,儘管商云良如今身份已悄然不同,但该给这位內相爷的面子,还是必须给足的。
吕芳依旧是一身大红蟒袍,带著惯常的、令人如沐春风的微笑。他轻轻摆了摆手,笑著指了指身后小太监恭敬捧在紫檀木托盘中的明黄捲轴:
“不碍事,咱家先把万岁爷的旨意给您念完了,咱们再敘说不迟。”
也不等商云良再说什么,吕芳把詔书展开,便开始用他那修炼到炉火纯青的语调,抑扬顿挫地念了起来:
“奉天承运皇帝,制曰: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