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遇到章节错误,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稍后尝试刷新。
“可恶!本王身边也有这种高人,那该多好啊。”
发泄了好一会之后,李泰的心情终於慢慢的平復了下来。
隨后下令,让埋藏在东宫的暗子启动起来,寻找李承乾背后的高人。
……
清明节当天。
浩浩荡荡的大唐第一届清明诗会,已经落下帷幕。
由李世民作为主审,孔颖达、虞世南、魏徵等人作为评审,从上千篇诗文当中,选出了五十篇最佳的诗文。
最后还由东宫张贴告示,將这五十篇诗文,张贴在国子监、礼部以及京兆府衙门门口。
让天下文人士子前去观摩评判。
这种不看出身,公正公平公开且没有任何暗箱操作的诗会竞赛,当即得到了无数人的一致称讚。
当天下午,五十位胜出者齐聚明德殿。
每个人心中既兴奋又忐忑。
他们兴奋自己所获得的荣誉,忐忑能否被太子选中,成为明德殿大学士。
明德殿,这是具有重要意义的地方。
当年李世民,就是在这里登基。
后来很长一段时间,也是在这里处理朝政。
成为明德殿大学士,意义非凡!
但凡不是缺心眼的人都知道,太子这是要效仿当年陛下的文学馆十八学士。
“太子驾到!”
正当这五十名文人士子或畅想未来,或互相攀谈之时,一声唱喝声传来。
只见一丰神俊朗充满威仪的少年郎,身穿太子常服,迈著四方步,龙行虎步走进明德殿。
其身后,跟著孔颖达、魏徵以及几位东宫属官。
所有文人士子见此一幕,不由眼前一亮,齐齐起身行礼。
“参见太子殿下。”
李长青越过一眾文人,径直走到明德殿上方的主座前,袖袍一挥,转过身面对眾人。
“诸位请起。”
“谢殿下。”
文人士子谢恩之后,一一坐下。
心情比之之前,更加激动。
能在这里面见太子,更是有可能被册封为明德殿大学士,那是何等的荣耀,日后前程也必將一片光明。
待眾人落座之后,李长青也缓缓的坐在了主座上。
看著下方的孔颖达、魏徵等人,看著那一个个眼睛明亮期许著未来的五十位文人士子,心中顿生豪迈之情。
想当初,李世民在这里统御天下。
只要谋划得当,只要顺利取代李承乾,我是否也能走上曾经李世民走过的路?
深吸了一口气,李长青高声道:“诸位能从一千三百多名士子当中脱颖而出,自身诗才有目共睹。大唐能有诸位这等才子,是大唐之幸,亦是本宫之幸。”
“然而,诗词终究只是小道。”
“诸位应该都知道,本宫最终要册封明德殿十八学士,协助本宫处理政务。”
“光有诗才,而无治国之才,断然无法担此重任。”
“因而本宫与国子司业、太子太师以及东宫属官,出了几道题向诸位问策,望诸位用心答题。”
“届时,对策前十八位者,册封为明德殿十八学士。”
隨著李长青的话音落下,几名宫人端著笔墨纸砚走了进来,依次分发出去。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