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0章 卢綰要效仿廉颇负荆请罪
如遇到章节错误,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稍后尝试刷新。
第141章 卢綰要效仿廉颇负荆请罪
在想明白了赵尧的心思之后,刘如意自然是答应,不会让赵尧难做。
“好,江邑侯不必担忧,寡人一到长安,便会与阿父说明。”他接著无心的说了一句,“江邑侯,往后你必定能位列三公。”
赵尧一脸疑惑:“???”
隨后,他便脑补出,刘如意说这话的意思,大概是对方会去帮他在刘邦面前举荐三公之职。
他立马道谢:“那便多谢赵王殿下在陛下面前,替臣美言几句了。”
这下轮到刘如意一脸懵逼了,他这才意识到,自己说漏嘴了,导致对方想岔了。
確实,后来赵尧接替了周昌的御史大夫一职,位列三公。
既然如此,刘如意自然是不会拒绝:“当然,江邑侯对大汉有功,才能可匹配三公之职。”
这些时日,眾人都在准备返回长安的事。
只有卢綰,总觉得自己对不住刘邦,一直在想著,到了长安,该如何见面对刘邦。
目的主要是为了让刘邦相信,他真心认罪悔过,绝不会再犯同样的罪过。
他找到了樊会,樊会这莽夫啥意见都给不出,只知道安慰卢缩別担心,陛下若想杀他,他自会站出来替他求情。
卢缩自知在樊会这里得不到自己想要的答案,便又找到了刘如意。
“如意,吾这心中总不是滋味,就这么去见陛下,心中有愧。”卢缩说出了自己这几天忧心的原因:
刘如意这一次没有劝说卢缩,因为他知道,若没有一个很好的办法,让卢缩能好受一点,怎么劝说都无济於事了。
隨即,他开始想著脑中的知识,歷史上有哪些著名的请罪事件。
忽的脑中灵光一闪,他想到战国时期,廉颇与藺相如的故事。
虽说藺相如不是君王,卢缩也不是廉颇,但现在两人的这种情况,確实值得一试。
本来刘邦就没有杀卢缩的心,若卢綰再用这种真心请罪悔过的方法,刘邦更是会於心不忍,痛快的原谅对方。
想到这,刘如意便说道:“仲父,吾这里倒是有一个法子。”
卢綰一听,双眼一亮:“快说来听听。”
刘如意:“仲父应该知道,廉颇与藺相如的故事,此刻你与陛下之间,虽不能说就是廉颇与藺相如,但却可以效仿之。”
卢缩听闻大喜:“负荆请罪,对,负荆请罪才能减轻吾对陛下的愧疚。”
话毕,卢缩竟没再理会刘如意,直接便离开了。
刘如意自然也没当回事,做自己的事情去了。
今日,赵国的子民脸上都带著不舍的情绪,来到了城门处。
只因他们要欢送,他们的赵王刘如意回长安。
张胜被关押在囚车上,也要跟隨刘如意等前往长安交由刘邦处置。
樊早就归心似箭了,可这卢缩,今日明知要回长安,却迟迟未出现。
“他之,你大父到底在做甚,为何还没来?”他催促的问卢他之。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