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章 梁王之爭,刘如意在朝中的力量
如遇到章节错误,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稍后尝试刷新。
但刘如意看到还一直未动的萧何、周昌等人,他心中终是放下了心。
此刻,安国侯王陵缓缓的站了出来,根本就没有看吕雉、吕释之、审食其等人,而是直接朝刘邦行了一礼。
“陛下,臣认为,討伐英布,赵王殿下功劳甚大,加封梁王之赏赐无可厚非,但赵王毕竟年少,且从未有过就国之经验,治理封国不是小事,陛下当为梁国再立一丞相,协助赵王一同治理梁国。”
王陵算是比较中立一派,没有站在吕雉一方,也没有特別偏祖刘如意,而是实打实的为治理封国,为大汉朝周全考虑。
刘如意对王陵没有任何不满,这是一个真心为大汉朝,忠於刘邦的臣子,后来在曹参之后接任丞相一职。
最后更是第一个敢於反对吕雉立吕家之人为王的大臣,这份忠心与勇气,是很多大臣没有的。
现在对於王陵提出来的再给他一个梁国丞相,他自然是求之不得。
刘邦对王陵还是非常客气的,且对王陵所言也极为认同满意。
两个封国,两个相国,本就如此,且这也可防止周昌一人权势过大,虽说周昌不会如此,但有些制衡是最合適不过的。
他终是露出笑容:“安国侯所言极是,朕自当会採纳考虑安国侯所言,其他人呢?”
汾阴侯周昌此刻不再等待了,他知道时机差不多了,作为刘如意的老师,他若都不支持自己的弟子,谁来支持。
“陛下,臣赞成安国侯所言,加封赵王为梁王,另再为赵王立一梁国丞相。”
周昌的態度,在所有人的预料之中,没有人意外。
但紧接著,萧何也是出列:“陛下,安国侯所言极是,臣附议!”
夏侯婴此刻也早已准备好了:“陛下,臣也附议!”
梧侯阳成延看了看刘如意,也是站了出来:“陛下,臣也附议!”
“父皇,儿臣附议!”齐王刘肥此刻也是紧隨其后。
太子刘盈见状,竟会心一笑:“父皇,儿臣也附议!”
“陛下,臣也附议!”长沙王吴臣的声音也传到每个人耳朵里。
吕雉的脸色终是沉了下去,冰冷的有些可怕。
刘邦心中却是越来越欣慰,他没有想到,刘如意果然不负他所望,在这段时日里,竟真的凝聚了一股支持他的力量。
这换做以往,是决计不会出现的状况。
最终,还剩下三公之一的周勃,还有颖阴侯灌婴,及平阳侯曹参三位重量级人物还没有表態。
但这已经让天平往刘如意这边倒了,待三位重臣发表態度后,刘如意被加封为梁王之事,也该定来下了。
周勃知道此次代表的是什么,他想到了自己的儿子周亚夫,刘如意对他毕竟有恩,且加封梁王之事,本就无可厚非,没有违背对大汉朝的不忠。
他终是缓缓站了出来:“陛下,皇后殿下,臣附议安国侯所言!”
曹参此刻见此状况,他承认他看走眼了,再想到自己的儿子曹密,终是做出决定:“陛下,臣附议!”
刘邦心中已然有了计较,也不理会吕雉那彻底冷漠了下去的脸色,而是看向一直还未表態的灌婴。
“颖阴侯,就差你了,朕想知道,对於加封如意为赵王之事,你是何意?”
虽说灌婴此时的態度已经不是很重要了,连三公这些大臣,都是支持刘如意的,但眾人还是想知道灌婴的態度。
就连刘如意本人,都有些期待,这位大汉朝最厉害的骑兵统帅,对他是何种態度。
灌婴知道,他不可能再沉默了,终是认真开口:“陛下,既然丞相、太尉及御使大夫都赞同赵王加封梁王,臣没有疑义。”
至此,刘如意的心终是放了下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