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遇到章节错误,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稍后尝试刷新。

【所以说不要人云亦云,未知全貌就肆意评价。清河古镇本来就是以文化深度和非遗体验出名的,不是什么普通的网红打卡地。】

待到过了几天后,刘宇与《风尚》终于将封面以及当时给赫妍放出来的一系列大片给放了出来。

《风尚》九月刊也是它的三十年周年庆刊终于正式开始发行。

相较于之前释放的极具冲击力的预告图,确实显得更为内敛与平衡,却蕴含着更深层次的巧思。

赫妍身着一件国外先锋设计师品牌的象牙白廓形感晚礼服,夸张的肩部设计和流畅的裙摆线条充满现代主义雕塑感。而在这极具未来感的服饰之外,她肩头轻盈地披搭着一件明制交领右衽缂丝短衫。

这件短衫形制考究,但精髓在于其工艺——韩云裳运用缂丝织就,不再是传统的图案,而是以松柏云鹤为主题,构图留白得当,色彩以月白、松花绿、云灰为主,极其淡雅高级。缂丝特有的“雕镂之象”和通透质感,让松柏的苍劲、云鹤的飘逸在经纬交错间若隐若现。

正是这种极致的淡雅,完美中和了先锋礼服的锐利与夸张。

现代与古典,西方结构与东方韵味,并未粗暴地碰撞,而是以一种举重若轻的方式和谐共生,整体画面呈现出一种超越时间的、沉静而强大的力量感。

这封面仿佛在无声地宣言:高级感,无需张牙舞爪;文化自信,亦可从容优雅。

才发布了没多久,赫妍身上那件晚礼服的国外品牌就认领了这一张图,设计师本人也转发了,甚至还配文:“美极了!”,显然是非常的喜欢。

网友们也很欣赏,评论区非常活跃。

通常时尚杂志官号的评论区能有这样的活跃度很少见的,往往都是粉丝们自己在狂欢,但得益于这次的话题度,很多路人也参与其中。

【哇,出其不意的搭配,但居然还挺好看的。】

【很多汉服形制其实都可以日常混搭的,不一定非得要全身上下都穿得像古人一样。】

【好看哎,多少钱能买到?】

【回楼上,估计不便宜,最低六位数起,这是缂丝啊!是一寸缂丝一寸金的缂丝啊!】

翻开内页,刘宇在刊首写了关于三十周年庆的一些话,认为《风尚》在前期将史上带到了当时对此还是一片荒芜的华夏,已经完成了阶段性的任务,而在接下来的时间里,它的使命是培养和扶持属于华夏的时尚,让东方的美学与工艺,也能在世界绽放。

由此,引出了整整十二页的磅礴专题——《经纬深处,光阴织金:探访清河织造与清河金铺》。

在《风尚》顶级摄影团队的镜头下,这组专题远远超越了普通的产品展示或人物访谈,更像一部关于时间、手艺与传承的视觉史诗。

他们记录下来了清河织造与清河金铺里工匠们工作的瞬间,照片极具张力,捕捉到了匠人们的极致专注,让人觉得他们手中的不再是工艺品,而是倾注了生命与时间的艺术品。

穿插其中的是对韩云裳、金师傅等人的深度访谈。韩云裳还好,擅长应对这样的场面,金师傅的言语实在是朴实,却反倒能体现匠人之纯粹。

与其同时,清河古镇也配合《风尚》的发行,放出了之前为织造工坊而拍的纪录片。让所有人更清晰更明了地看到了这两家工坊日常在做的事情,也讲解了一下什么是唐朝的蹙金绣,什么是配得上天子衮服的缂丝与羽织工艺,什么是累丝等等。

这些精美绝伦的东西让很多网友们都了解到原来华夏祖上有过这么多的好东西。

【以前总觉得奢侈品就是lv、爱马仕,现在才知道,我们祖宗玩的东西,才是奢侈品的天花板。不是logo的奢侈,是时间和技艺的奢侈。】

【我们不是没有好东西,是我们太多好东西被遗忘、被忽视了,谢谢《风尚》和清河古镇,让我们重新认识自己的文化家底!】

【说起来,清河古镇真的是在认真做非遗,而不是那种弄一两个工作室去骗政府补贴的(笑哭),我细数了一下,从榫卯到雕花这些木工、再到后来的琉璃瓦,再到现在的纺织工艺和金银珠宝工艺,真的太多太多了。】

【这些都还只是大的,清河古镇里其实很多小的工坊也很厉害的。上次我去灯笼工作室里玩了一会儿,那老奶奶可厉害了,我的螃蟹灯还没做完,下次继续去。】

【已预约清河古镇门票和工坊体验课!哪怕只是在旁边看着大师们工作,感受一下那种氛围也好。强烈建议这样的纪录片多拍一些,放到学校里去放,让孩子们看看我们国家自己有这么牛的手艺!】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www.74txts.com
玄幻魔法小说相关阅读More+

冥顽

尤四姐

巫师:我的词条没有极限

佚名

家父刘邦,但我真不想当刘如意

佚名

我的游戏帐号全都成真了

就写就写

唐而皇之

佚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