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3章 琉璃瓦(二)(营养液2……
如遇到章节错误,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稍后尝试刷新。
【卧槽!原来如此!】
【设计狗飘过,我说怎么以前知道几个挺厉害的国产瓦牌子,后来全不见了!原来是这么没的!】
【也不单单是建筑界,其实这种事情在其他领域也有,尤其是日化业,这样的国产品牌我能喊出一串来。以前都觉得被外企收购是个好事儿,实际上嘛,哎,一声叹息。】
【这不就是外来资本消灭竞争对手的经典套路吗?只是没想到用在传统文化材料上也这么狠!】
【坐标晋省,我们这有个小瓦厂,当年京冶也想收购,老板硬气没卖,结果后来在投标时被京冶联合其他供应商各种压价打压,现在勉强维持,真的太难了。】
【小南瓜牛逼!这都能挖出来!这算不算是恶意垄断,扼杀民族产业?】
【管理员呢?直播间热度炸了!卡死了!】
小南瓜挑了其中一个评论念出来:“我是景区内部人士,小南瓜,有些事情估计你也不知道。其实京冶能抢占到那么多景区项目,不单单是你说的那么简单……”
她抬起头,露出一个笑容:“我还没八完呢,重头戏还在后头。说不定我说的,和你知道的就是一回事呢?来,我们先来先来看看京冶的架构。”
屏幕上出现了一张图,和大树一样,都是京冶和它控股以及参股的子公司。
“看到没有?盘根错节。很多名义上是独立运营的华夏本土公司,法人代表、股东看着也都是华夏人,甚至名字都取得特国风,什么华韵建材、古建传承之类的。但往上追溯几层,最终都指向京冶。这就是典型的穿马甲!
“这么干的好处可太多了!”
小南瓜列举了例如税收优惠、舆论优势以及规避风险等等之后,才说到她的核心:“还有一点就是,我八了一下这些子公司里面的高层,比如这个华韵建材的总经理,曾经是某个景区……”
她终究还是有所顾忌,没说得那么清楚,但是通过屏幕上的图片,很多网友们一眼就认出来了是哪个景区。
路晓琪“啧”了一声,就知道里面有猫腻。
“大家懂了吧?他以前是这个景区的项目负责人。我找了一下当时的新闻,新闻里是这样说的哈,‘刘工在担任xx景区项目负责人的时候,指定采用高端日本京冶进口瓦,保障景区建筑品质’……然后两年后,他就摇身一变,成为了华韵建材的总经理。而且,这样的例子还不止一例。”
路晓琪挑起眉,对于小南瓜找各种旧资料的功夫佩服得很。
景区的采购油水丰厚,的确是非常非常容易走上歪路的一个部门。清河古镇的采购同样犯过这样的错误,不过好在宇文恺和向家村的人都是火眼金睛,以次充好这种事情在他们这儿是完全过不了关的,那人很快就被发现,然后被踢出了公司。
小南瓜举了好几个例子,都隐藏得很深,有的甚至拐了几道弯,抽丝剥茧才揪出来,然后她说,“不单单是这种采购。还有一件事也很有意思。比如,这次和清河古镇的纷争,大家都知道是因为孔雀蓝釉琉璃瓦而起。”
“那么,为京冶鉴定孔雀蓝釉琉璃瓦属于复原古法,寻回失传技术的专家是谁呢?之前网上其实也八过,但都是一些皮毛。我倒是找到一些线索。”
路晓琪都忍不住坐直了一点。
虽然是她出钱请小南瓜做的这期视频,但具体内容其实她都没怎么看过。
小南瓜放出一个人的头像:
“关键就是这个人,这位苏秉文苏大专家。之前京冶在宣传他们的复原了华夏失传的古法孔雀蓝釉琉璃瓦时,就是他牵头做的鉴定,出的报告,把京冶的技术吹得天花乱坠,什么千年传承、重现华夏国宝级技艺、填补国内空白。”
小南瓜手指在平板上划动,调出几份报告和新闻截图。
“他看起来是不是很权威?头衔一大堆:xx文化遗产保护中心特邀研究员、xx古建材料学会副会长……光环闪瞎眼。京冶也正是靠着他的背书,才把华夏文化传承这张牌打得那么响,然后让一些项目心甘情愿掏钱。”
小南瓜话锋一转,语气带着浓浓的讽刺:“但是!这位苏大专家的学术立场真的那么纯粹吗?大家跟我来看看这条线。”
屏幕上出现一张新的关系图,核心是苏秉文,箭头指向几个方向。
“首先,小南瓜查到,苏秉文担任首席顾问的那个华夏古建材料研究基金会,它最大的金主爸爸是谁呢?一家叫做唐韵文化的公司,再查一查唐韵文化的控股方,嚯,巧了不是!这不正是京冶吗?”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