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遇到章节错误,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稍后尝试刷新。
第3章 帝妹归姊(1)
〖卦辞原文〗
咸:亨。利贞。取女吉。
〖译文〗
咸,感也。柔上而刚下,二气感应以相与。止而说,男下女,是以“亨利贞,取女吉”也。
白话:咸,象徵著灵感、感应的意思。阴阳感应缘於男女心灵相互爱慕,如男子以礼下求女子,所以“亨通顺利,利于坚守正道,娶妻吉祥”。
风过竹林,枝叶摇曳著,在绿欞窗上投下重重阴影。
窗边的长案旁,坐著个白衣人。
修长如玉的手指握住捲轴,將素绢缓缓展开,衣袖被灯光一照,隱约闪烁著浅银色的白泽纹理。
一名左眉上文了一条三爪小红龙的大汉躬身立在案前,道:“燕王日前选定了新皇后人选。”
白衣人瀏览著捲轴,轻轻念出上面的名字:“谢……长晏?”
“是。谢繁漪的堂妹,族中排行十九,今年刚满十二岁。”
白衣人“唔”了一声,放下捲轴,用指关节在上面轻轻敲打著,半晌后,才道:“有点意思。是个什么样的姑娘?”
大汉脸上露出些许古怪之色:“是个……挺普通的小姑娘。”
“哗哗,哗啦!”
铜钱摇了六次,落到矮几上,整个大厅寂静无声。
郑氏立在队伍末端,一颗心七上八下,忐忑难寧。
一袭道袍的谢怀庸端坐几后,盯著自己摇出来的卦象沉吟许久,才抬眼看向堂內眾人——
“帝乙归妹,其君之袂,不如其娣之袂良。月几望,吉。”
眾人听了各有表情。
郑氏鬆口气,眸间露出一抹喜意,宛如漂浮在忧愁海面上的一片浮萍。
谢怀庸转头看向一旁的青衣少年:“取来。”
少年取来七本书册,毕恭毕敬地摊平翻开,每本的扉页上分別写著“琴、棋、书、画、骑、射、数”。
“这是我命知微从族学处取来的十九娘这三年的课目簿。”
郑氏闻言面色微白,俊美少年谢知微已拿起第一本册子念了起来:“第一课,琴,成绩乙乙乙。评语『技艺嫻熟,惜无天赋,勤奋有余,灵性不足』。”
眾人纷纷摇头嘆息。郑氏面颊羞红地低下头去。
谢知微拿起第二本:“第二课,棋,丙丙丁。心无城府,早日放弃。”
眾人的嘆息声越发大了。郑氏也不由得闭上了眼睛。
“第三课,书,丁丙乙。进步可见,然,难成大才。”
“第四课,画,丙丙丙。评语『过於匠气』。”谢知微念完前四本,眾人脸上全是一副完了的沮丧表情。他勾勾唇角,似笑了一下,才开始念后三本。
“第五课,骑,甲甲甲。灵韧佳,性奔放,善於马。第六课,射,甲甲甲。目力超卓,可深造。第七课,数,甲甲甲。聪慧善思,举一反三。”
谢怀庸环视眾人,缓缓道:“诸位以为如何?”
一长者答道:“此女偏才,性好动,不適合当皇后。”
此言一出,附和一片。
另一人嘆道:“想当年,繁漪可是七科全优,且容貌之美,举国无双。”
“是啊是啊,可惜了繁漪。十九娘子处处平庸,这对比也太……”
郑氏暗暗捏紧双手。
谢怀庸眼底闪过一丝悲色,但很快压了下去:“圣旨已下,无更改可能。今日召诸君来,是商量一下该如何教导长晏。她如今不过十二岁,离及笄还有三年,还来得及补救。”
眾人交换著眼神,有为难的,有不屑的,更多的是事不关己的木然的。
谢怀庸看向郑氏:“十弟妹。”
郑氏连忙出列:“五伯。”
“毕竟是你的女儿,你如何想?”
“妾惭愧,未能教好长晏,令诸位长辈担忧。”
“长晏性子娇俏,是个好孩子。作为谢家的女儿来说,並无不足。只是天恩盛降,谁也没想到陛下会在那么多人中,偏偏点了她的名字。”谢怀庸拈起几上的碧玉竹牘,上面刻的是:定谢氏十九女长晏为后。
谢怀庸眼底浮起很多情绪,然后那些情绪一一沉淀淡化,变成了担忧:“若想做天子妻,这样的资质却是不够。”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