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章 拉官方合作(求追读!)
如遇到章节错误,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稍后尝试刷新。
赵桂暗暗攥紧了拳头,心里发了狠,一定要想方设法把孔笙拉进野火传媒来!
紧接著,郑继荣又跟他们討论了两部剧的前期筹备和拍摄规划等问题。
由於两部剧的时代背景都设定在上世纪三四十年代,场景需求较为特殊,需要找到適合还原民国风貌的影视基地。
这时郑继荣当初选择將公司落户松江的战略优势就显现出来了。
全国十大影视基地之一的车墩影视基地距离公司所在地並不远,那里曾拍摄过《情深深雨濛濛》《新上海滩》《功夫》等多部知名作品。
这也意味著,只要资金和主创团队到位,项目很快就能进入实拍阶段。
“荣哥......”
见三个男人正热火朝天地討论著拍摄细节,唐心理智地插话提醒:
“按照你刚才的计划来看,这两部剧的投资加起来恐怕不会低於三千万,公司帐面上的资金根本不足以同时启动两个项目。不,甚至连一个项目都启动不了。”
郑继荣从容地笑了笑:“三千万可不够。要想拍出精品,这两部剧的投资起码要准备四千万到五千万的预算。”
前世作为中戏导演系博士,他对这些经典剧目的製作成本了如指掌。
光是《潜伏》一剧,当年的实际製作成本就接近两千万。
而《雪豹》作为几年后推出的作品,那时文章已凭藉多部热播剧跃居一线,片酬水涨船高,导致总投资达到了三千万左右。
虽然现在项目提前启动,演员片酬可以適当压低,但基於两部剧的题材体量与製作要求,四千万的总预算依然是必不可少的底线。
老钱听后沉吟道:“中影那边还有两千万的票房分成尚未到帐,其中一千万预计下月初可以结算,剩余的一千万还要再等一个月,海外票房则需三个月后才能回款。”
他盘算一番后接著说:“如果我们將开机时间定在三个月后,公司帐上的资金倒是足以筹备。”
“等不了!”
郑继荣摆手打断:“《雪豹》可以稍缓,但《潜伏》必须赶在十一月前製作完成,作为献礼大剧推向市场。”
此言一出,在场几人面面相覷。
如此紧凑的拍摄计划,不仅资金压力大,工期更是紧张,简直是在走钢丝。
郑继荣环视眾人,沉稳地提出解决方案:
“咱们两条腿走路。第一,拿《惊魂记》的预期分成做抵押,去找银行,贷三千万出来。第二——”
他稍作停顿,继续说道:“主动去敲上影、smg、国安影视和海政这些『国家队』的门。放出一千万的投资额度,告诉他们,只要愿意,可以用资源、渠道或者顾问身份入股。”
唐心谨慎地提醒:“这事恐怕不太容易。这些机构通常只投资自家主导的项目,对外部合作相当谨慎。”
“我明白,但先接触,试试水温总没错。”
郑继荣解释道:“成了,以后就是一条线上的人;不成,大不了回头再跟银行借。无非是多付点利息。”
他心里清楚,眼下这光景,这些官方机构確实谨慎,主要是担心项目失控引发政治风险。
但凭藉前世记忆,他知道几年后这种现象將会改变,眾多爆款正剧都有官方机构的身影。
这次试探既是未雨绸繆,也是为未来合作铺路。
若不是为了今后拍摄时代剧和军旅题材时能获得政策支持,他完全可以吃独食。
以《惊魂记》即將到帐的票房分成作担保,跟银行借个几千万就跟玩似的。
看著郑继荣靠在椅背上那副稳坐钓鱼台的样子,唐心和老钱心里却七上八下的。
在他们看来,对方此刻就像个赌徒。
明明等半年就能稳稳收钱,偏要火急火燎地借钱开机。
万一这两部戏砸了......
刚有点起色的野火传媒,恐怕真要被这把急火给烧乾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