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剃头匠的收入
如遇到章节错误,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稍后尝试刷新。
……
昨天下了雨后,温度就降了不少,天气不再像前段时间那么炎热。
今天是阴天,吃过早饭后,汪承平和苏小雅一块儿去地里搭建瓜架,这活轻鬆,跟玩儿似的。
两人把砍好的竹棍捆好,挑到地里,大致估算了一下,隔段距离放上一捆。
用了大半天时间,才把所有的竹棍全部挑到地头。
搭建的时候,两人配合默契,一个递棍子,一个用细竹条捆绑,搭建成人字形,这样更稳固。
等黄瓜藤蔓长起来后,缠绕在架子上就可以了。
白露早,寒露迟,秋分种麦正当时。
这个季节,田间四处可以看到忙碌的身影,为种植冬小麦、油菜等农作物作准备。
大家刚分到田地,正是热情高涨的时候,每个人都充满了干劲,期待来年有个好收成。
倒是种菜的家庭不多,都捨不得浪费土地,恨不得沟沟坎坎里都种上小麦。
像汪承康几人也只在田埂上和自留地里种了些黄瓜、白菜啥的自己吃,捨不得大面积种植蔬菜。
不过明年种植蔬菜的应该就多了。
家家户户都计划开春后养猪养鸡,光靠野菜肯定不够,所以要自己种植。
人一旦忙碌起来,时间过的飞快,眨眼就到了傍晚。
太阳落山后,汪承平和苏小雅又忙碌一阵,见天色不早,才不慌不忙收捡了农具回家。
天光逐渐暗淡下来,路上不时遇到熟人,少不了一路寒暄。
快到家时,迎面碰到了从外面回来的汪大钧,挑著个担子晃晃悠悠,心情不错的样子。
“爸,生意咋样?”汪承平远远问道。
汪大钧满脸笑意,高兴道:“很不错,挣了三块七,要不是走路耽搁,还会挣的更多。”
“可以呀!要是这收入能够稳定下来,月入百多块,比城里的工人挣的还多。”汪承平笑著说。
这年代,城里大多数人月工资四五十块,就足够养活一家老小了。
汪大钧摇头道:“估计有些困难,我这种走村串户比较耽搁时间,很不稳定。”
这还多亏他手艺不错,年轻时干过不少年,有一定的名气,如今刚刚开张,生意才这么好。
汪承平道:“这么说,你以后真把这行当捡起来了?家里那么多地怎么办?光靠妈可不行。”
“不急,我先跑几天看看情况。”汪大钧含笑道,“家里的地好办,等你们有空都来帮忙。”
汪承平无语,原来老爸是打的这个主意,不过儿子多,確实有这便利可占。
回到家里,其他三兄弟也纷纷上前,围著汪大钧问东问西。
听他说生意不错,都很高兴。
至於两老那十几亩地,兄弟四人抽几天时间就能搞定,完全不是问题。
赵兰笑呵呵道:“你爸要是挣了钱,以后你们建房子,我们多少也能帮助点。”
“这个不用说。”汪大钧把担子卸了,从兜里拿出一包烟,给几个儿子每人递了一根。
他自己抽旱菸,但出门在外,少不了迎来送往,揣几包烟在兜里很有必要。
这时,汪承浩当著眾人的面,跟父母商量,想跟父亲学理髮。
汪大钧沉吟道:“这確实门手艺,学可以,要等我把路子趟好再说。”
“我也想著跟学。”汪承明连忙道。
汪大钧斜了他一眼,摇头道:“你不行,性子太急,干不了这个。”
汪承明:“……”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