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一章 一难未过,一难又来
如遇到章节错误,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稍后尝试刷新。
姜驰那记势大力沉的头槌破网,宛如一盆彻骨的冷水在了沸腾的奥体中心。
震耳欲聋的“雄起”声剎那间被无情掐灭,取而代之的是近三万主场球迷难以置信的沉寂和零星压抑的嘆息。
场边的韩国主帅张外龙眉头紧锁,迅速走到场边,对著后腰郑又荣大声呼喝,一连串韩语如连珠炮般喷涌而出,同时手指指向正在与队友庆祝的姜驰。
其意图再明显不过:锁死他!
郑又荣,这位以球风硬朗、覆盖范围大著称的韩国国脚级后腰,重重地点了点头。
姜驰走回到中圈区域,脑中回放刚刚那记头球得分的场景。
在他看到刘云起传中那刻,他大脑迅速升起念头:这球可以用头球得分。
一旦这个思路在脑海中確立,他的大脑顿时变得无比清晰。
诸如刘云这球的传中路线、拉斐尔头球攻门的可能性、第二落点的最佳位置……
仿佛在大脑里构建起了一套头球攻门的完美公式。
果然,就像是【武磊的单刀能力】,除了带来单刀不准的debuff外,还赋予了姜驰对於单刀跑位的理解与能力。
【莫拉塔的双逆足】带来的不仅是双足水平降低,还有莫拉塔那对於跑位与头球的独特理解。
既然用脚难以將球攻门,那我就用头来破门。
此刻,上半场大抵还有20分钟。
姜驰离完成任务还差一个进球。
比赛重新开始。
重庆力帆急於扳平,攻势更盛,费尔南多依旧在边路製造著巨大威胁。
但荆楚九头鸟领先后,全队士气大振,防守更加积极紧凑。
尤其是戈麦斯领衔的中后场,连连阻止了重庆好几波进攻。
伊沃拿球后,目光在场上迅速扫视,寻找著锋线上的姜驰和拉斐尔。
姜驰迅速跑位,向伊沃示意要球。
但很快,姜驰便察觉到问题所在。
郑又荣如影隨形地紧紧跟隨自己。
无论他移动到哪个区域。
郑又荣总是保持著半步到一步的距离,確保姜驰始终在自己的视野范围內。
如此一来,姜驰擅长的无球跑位与终结能力自此便荡然无存。
“卑鄙的韩国佬。”姜驰暗骂一声。
拉斐尔接到伊沃的传球后,也难以突破重庆力帆那如铁桶般的防线。
足球被米洛维奇巧妙地卡住身位后断下。
米洛维奇断下拉斐尔的脚下球后,没有丝毫犹豫,直接一个精准的大脚斜长传,找到了右边路那片看似空旷的区域!
那里並非无人,一道黑色的闪电正蓄势待发!
费尔南多!
他如同蛰伏的猎豹,在米洛维奇断球的瞬间就已启动。
皮球在空中划出弧线,费尔南多则在草地上划出一道笔直直线。
他甩开膀子,步幅惊人,速度更是让试图跟防的刘云望尘莫及。
当皮球恰到好处地落在他的衝刺路线上时,他甚至不需要减速调整,右脚外脚背轻巧地一卸,足球便贴在他脚边滚动。
“小摩托”再次轰鸣!
他沿著边线风驰电掣,荆楚九头鸟的右边路彻底沦陷。
麦克格文拼尽全力从中路补防过来,但费尔南多这次没有选择內切。
他抬头看了一眼禁区中路,微微侧身,左脚抬起,送出一记又快又平的传中。
皮球精准地绕过了前点奋力起跳的顾操,找到了后点埋伏已久的“ak”——阿兰·卡尔德克。
这位身高体壮、头球能力出眾的巴西中锋,力压仓促回防的戈麦斯,高高跃起!
“砰!”
一声沉闷而又极具爆发力的巨响,卡尔德克如一头愤怒的雄狮,以一记势大力沉的头槌,將皮球狠狠砸向球门近角。
皮球顿刻化作炮弹,裹挟千钧之力,带著尖锐呼啸,席捲而来。
门將董春雨反应堪称神速,飞身侧扑,指尖甚至在千钧一髮之际蹭到了皮球。
然而,卡尔德克的力量实在太过惊人,角度也刁钻得让人猝不及防,皮球只做稍稍变向,依然狠狠砸进了球网!
“球进啦——!!!卡尔德克!阿兰·卡尔德克!重庆力帆扳平比分!1-1!”
奥体中心的解说员声嘶力竭,沉寂片刻的主场瞬间被点燃,红色的浪潮翻滚,“雄起”之声再度震耳欲聋。
“费尔南多的速度撕开了防线,卡尔德克的头槌一锤定音!一场完美的反击!”解说申方剑也语气激昂地说道。
“重庆主教练张外龙倡导的七秒反击理论,在这一刻展现得淋漓尽致,简洁、高效、致命!”
仅仅领先几分钟就被扳平,荆楚九头鸟的士气如同被戳破的气球。
场边的甄金铜脸色铁青,刚刚因为姜驰进球而浮现的笑容早已消失无踪。
姜驰觉得有些棘手,並非因为丟球。
而是因为身边有郑又荣如狗皮膏药一般死死贴著。
寸步不离。
完全限制住了他的跑位。
既然如此,那就想办法改变重庆队的盯防战术,让他们尝尝新的滋味。
荆楚九头鸟重新开球。
伊沃此时拿球,瞬间陷入王栋和彭欣力的包夹之中。
他护住球,艰难地寻找出球点。
前场的姜驰和拉斐尔都被盯死,难以向前连接二人。
边路的刘云和明天位置也靠后,无法形成有效的接应。
就在这时,姜驰动了。
他没有像往常一样,试图前插甩开郑又荣,而是突然一个急停,然后猛地转身,朝著己方半场——中圈弧顶靠后的位置快速回撤。
这一下回撤极其突然,而且深度足够,完全出乎了郑又荣的意料。
郑又荣的职责是盯死姜驰,防止他在危险区域拿球。
看到姜驰非但不往前冲,反而往远离球门的方向跑,郑又荣愣了一下。
但韩国人纪律性极强,只是瞬间的迟疑,他立刻毫不犹豫地跟了上去。
他的任务就是贴身,无论姜驰跑到哪里。
“姜驰回撤很深,把郑又荣带出来了。”央视解说嘉宾徐阳敏锐地捕捉到了这个战术变化。
原本盯防伊沃的王栋被姜驰这反常的回撤吸引了部分注意力。
包夹的强度瞬间出现了一丝缝隙。
伊沃何等老辣,几乎在缝隙出现的同一瞬间,他捕捉到了稍纵即逝的机会。
他没有再试图向前冒险传球,而是一个灵巧的半转身,用右脚外脚背將球轻轻一拨,送向了姜驰回撤的路线前方。
皮球贴著草皮,速度不快,但落点精准,正好在姜驰回撤跑动的路线上。
姜驰迎球而上,郑又荣紧贴在他身后,身体对抗施加压力,右手隱蔽地拉扯著姜驰的球衣下摆,试图干扰他接球之后立刻转身。
他侧身用身体倚住郑又荣,左脚作为支撑脚,稳稳扎地。右脚抬起,不是停球,而是直接用右脚脚弓迎向来球。
面对在郑又荣的强力干扰和身体对抗下,姜驰的选择是,不停球传球。
只见他右脚脚腕有一个极其细微的抖动,触球部位精准地吃准了皮球的中下部偏內侧,同时施加了一个向前的、略带外旋的推力。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