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遇到章节错误,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稍后尝试刷新。

翌日,陈守义总算不是孤身一人去皇宫当差了,陈书文也早早起来,跟著父亲一路来到皇宫。

进入皇宫后,二人便分开了。

在宋朝前期,尚没有设置资善堂这一类的皇子教育机构,故而陈书文需要到宫內专用的书房侍读才行。

而且此时的侍读与后世也大有不同。

后世侍读已经相当於皇子的老师了,而此生的侍读更偏向『助教』一类的工作,老师则是由赵匡胤另行择选。

陈书文跟在引路內侍身后,穿过一道道宫闕,目不斜视,直至在一座雅致院落前才停下。

院门微张,门楣上掛著块牌匾,上书“敏学”二字。

“陈秘书郎,这便是皇子书房了,以后进宫都有咱家带你。”內侍停下脚步。

陈书文深吸一口气,却是懂得这话的意思,不动声色的递过去十两银子:“多谢中官,敢问中官名讳。”

这是他一早便准备好的,他年龄虽小,却比父亲更懂得人情世故。

內侍笑著將银子收入怀中,拱手回礼:“咱家名为张德钧。”

他瞧著陈书文挺顺眼,又颇有眼力,是个彬彬有礼的读书人,没有像其他官吏一般眼藏厌恶,故而也不避讳告知名讳。

说完,他笑著转身离去。

陈书文整理了一下衣襟,轻轻推开院门。

院里种著几株翠竹,青石铺就的小径蜿蜒向前,尽头是一间宽敞的书房。

刚到门口,便听到里面传来翻动书页的沙沙声,和少年带著朝气的默读声。

陈书文轻手轻脚的走进去,只见一个约莫十一岁的少年正坐在案前,捧著一卷经书看的入神。

那少年穿著一身明黄色的襴衫,眉眼间与赵匡胤有几分相似,却多了几分稚气。

陈书文躬身行礼:“臣陈书文,参见皇子殿下。”

赵德昭抬起头,看向陈书文,眼中闪过一丝好奇,心里却又有种对陈书文的莫名亲近感。

他隨即放下书卷,站起身,拱手稚声回礼:“陈先生不必多礼,快请坐。”

他声音清脆,举止得体,丝毫没有皇子的骄纵之气。

看著这一幕,祖祠空间里的陈云崢神情复杂。

后世之人都在猜,在赵匡胤执政时,他究竟想立何人为储。

有人说是赵光义,因为他是亲自一手將赵光义提拔上来的,並且任命了『京兆尹』加『晋王』这標誌性的太子职位,况且还有金匱之盟。

也有人说是赵光美,因为在后期时,赵匡胤察觉到弟弟野心,曾有过想以赵光美来限制弟弟权力的想法。

但陈云崢却是觉得,赵匡胤一开始想的储君,只有赵德昭一人!

且不说赵德昭是原配贺氏所生,这对重情义的赵匡胤本就是加分项,再加上赵德昭为皇长子,辛辛苦苦打下的江山,怎会不留给自己儿子?

只是因为金匱之盟,加上赵德昭年岁尚小,赵匡胤又频繁出征,为了稳定后方,这才重用了自认为最亲近的弟弟。

待赵德昭成年后,赵匡胤出征便会带著德昭同行,目的是为了什么,不就是为了让赵德昭快速在军中提高声望?

再加上后来试图迁都的行为,一方面是为了剪除赵光义羽翼,另一方面不也是为了赵德昭铺路?

结果一回去赵光义来了个背刺,弒兄杀侄,赵匡胤所有谋划全部成了泡影。

陈云崢心中思绪纷飞间,陈书文已经依言坐下,目光落在案上,隨口问道:“殿下正在研读史记?”

“嗯。”赵德昭点头,脸上露出一抹天真的困惑:“只是有些地方尚不明白,先生可否为我解惑?”

“殿下请讲。”

“为何秦时,赵高仅凭藉一纸詔书,皇子扶苏便自刎而亡,岂不过於轻率?”

赵德昭脑袋微微歪著,眼中透露著大大的疑惑。

陈书文莞尔一笑,刚准备回答这个问题,门外却扬起一道平淡的声音。

“因为在扶苏本人看来,自刎,才是自我保全的最佳选择。”

只见一个身著緋色官服的中年男子,迈著方步走了进来。

他约莫三十岁,面容清瘦,頷下留著三缕短须,眼神锐利,带著一股生人勿近的傲气。

“臣卢多逊,参见皇子殿下。”

中年男子躬身行礼,声音平淡,古波不惊。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www.74txts.com
玄幻魔法小说相关阅读More+

只有我知道名着

佚名

长生修仙:从玉佩仙府开始

佚名

从奴隶开始建立陆上理想国

佚名

华娱:你说杨老板也重生啦!

佚名

东京:我被触手娘告白了!

佚名

斗罗龙王:武魂春秋蝉,光阴之主

佚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