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章 天降横財
如遇到章节错误,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稍后尝试刷新。
皇宫,紫宸殿外。
陈守义身著轻甲,手按佩刀,警惕的目光扫视著往来的內侍与官员。
如今大战在即,紫宸殿又是官家议事重地,半点马虎不得。
一阵急促的脚步声从远处传来,引起陈守义的注意。
他抬眼望去,只见给事中吕余庆脚步匆匆,脸上带著抑制不住的喜色,径直往紫宸殿闯去。
“吕大人,殿內正在议事……”守殿的侍卫刚想阻拦。
“是余庆吗?让他进来。”殿內传来赵匡胤的声音。
侍卫见状,连忙放行。
瞧吕事中这架势,莫非北征有急报?
陈守义则是眉头微蹙,不由得心中一沉,记掛起铁牛的安危。
他有意无意的地凑了两步,竖著耳朵听殿內动静。
紫宸殿的门窗紧闭,里面的说话声断断续续,听不真切,陈守义也只能隱约捕捉到几句。
“……陛下,此子实乃大才!”这是吕余庆的声音,带著激动。
“如此变革……可堪一试。”赵普略带沉稳的声音也从殿內传出。
“此法变动太大,牵扯甚广,眼下正是征討李筠的关键时候,不宜贸然推行……”赵匡胤的声音则是带著些许的犹豫。
听到不是在说北征战事,陈守义心中悄然鬆了一口气的同时,也忍不住升起一丝好奇。
像是什么人提出了某种变革之法,竟让陛下和赵公如此重视?
若真是如此,那这人当真是才华横溢,就是不知是出自哪位国公大臣之手。
“……臣以为,此法可待平定李筠再从长计议,倒是此子,年纪轻轻便有如此见识,实属难得……”吕余庆又道。
“诗赋,策论,皆是上上之选,既然如此,便將此人定为新科状元,查查此人家世,若是清白之身……”
“臣遵旨。”
听到这话,陈守义连忙站好,不敢再听,果不其然,紧接著吕余庆脚步匆匆的就从殿內走出。
他看著吕余庆匆忙的背影,这才想起来今日是科举省试,心里忍不住泛起嘀咕。
这科举到底出了个什么样的奇才,竟能让陛下和几位重臣如此动容?
要是我家二郎也有今日就好了……
片刻后,只见吕余庆又神色匆匆的回到殿內。
紧接著,一名內侍就从殿內快步走出,正巧看到陈守义,眼睛顿时一亮,“陈都知,陛下召见。”
陈守义一愣:“陛下召见我?”
“正是,快隨咱家来。”內侍催促道。
陈守义心里咯噔一声,摸不准陛下突然召见他所为何事,他定了定神,整整衣甲,將佩刀交出,跟著內侍走进紫宸殿。
殿內檀香裊裊,赵匡胤端坐在龙椅上,赵普和吕余庆侍立一旁。
“臣陈守义,参见陛下。”陈守义跪地行礼。
“免礼。”赵匡胤摆摆手,脸上带著温和的笑意:“陈守义,你可是生了个好儿子啊!”
扑通一声,陈守义刚刚站起来的身子又跪了下去,背后渗满冷汗。
书文?还是铁牛?
娃们这是犯了什么事……竟传到了陛下耳里?
他的心一下子就提到了嗓子眼,突突直跳。
见状,赵匡胤哑然一笑,这才明白自己说错了话,他指了指案上的试卷,笑著道:
“方才余庆呈上来一篇科考策论,见解独到,颇有新意,朕看了很是讚赏,问起此人来歷,方知竟是你家二小子陈书文。”
书文?科考?
陈守义猛地抬头,脸上写满了难以置信:“陛下,您是说……书文?”
他这才恍然大悟,原来刚刚在殿外听到的那些话,竟是在说自己儿子?
书文参加了省试?还写出了让陛下讚赏的策论?
他想起前段时间,书文曾提过一嘴想试试参加府试,当时自己也没在意,还说什么试试也没关係,就算考不中也要学古人,直到八十还不气馁。
结果这小子不仅闯到了省试,甚至还得到了陛下的赏识?
陈守义眨了眨眼,跟做梦似得。
“正是。”赵匡胤点头,语气中带著讚许:
“你这儿子,年纪轻轻便有如此见识,实属难得,朕决定取其为进士科一甲一名,授秘书省秘书郎、直史馆,兼皇子德昭侍读。”
秘书省秘书郎、直史馆?皇子侍读?
陈守义脑子嗡嗡作响,一时间竟不知该如何反应。
秘书郎虽为寄禄官,可皇子侍读却了不得,能常伴皇子左右,是多少人求都求不来的美差。
“臣……臣代犬子谢陛下隆恩!”陈守义声音都有些发颤,连忙跪地叩首。
“起来吧。”赵匡胤挥挥手,给內侍投过去一个眼神。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