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遇到章节错误,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稍后尝试刷新。
高儼想通其中关节,心头不禁涌上一股强烈的荒谬与哭笑不得之感。
他敢向洛水发誓,自己绝对没有魏武遗风、高齐传统!
对著兀自忧心忡忡的斛律光,高儼只能无奈且直白地郑重表態:“丞相多虑了!太后若入宫,只会居其位而行其分。此乃国家礼制所需,绝无他意!”
看到高儼如此明確地划清界限,神情坦然,甚至带点对这种“传统”的不屑,斛律光心中一块大石方才轰然落地。
虽然仍觉女儿回宫並非绝对安全之上策,但至少明白女儿未来的尊严和安全是有所保障的,而非覬覦对象。
他深深地望了高儼一眼,那股奇怪的目光终於转为释然与一丝感激的复杂情绪,长揖道:“谢殿下体恤。”
高儼见他明白了,也点了点头。
他对其回宫之事並没有什么意见,甚至可以说不太在意。
反正她无子嗣,加之从先前事件可知她是个聪明人,妨碍不了大事。
不过,既然斛律凤自愿选择背负起“太后”的责任与枷锁,对於眼下急需確定权力承续合法性的高儼来说,也是一个利好的消息。
一个符合礼法、且由亲信重臣之女掌管的“太后”身份,是发布“遗詔”、完成劝进仪式的绝佳人选。
他决意利用斛律凤新获得的“太后”身份:以太后的名义,亲口向百官宣示所谓的“先帝遗詔”。
这遗詔的內容可想而知:必然是宣告自己无德,太子年幼,社稷危殆,唯有贤弟琅琊王(划掉)楚王高儼,乃国之柱石,有高祖之风,宜承大统。
届时,百官自然领会其意,必然依照旧例,进行隆重的“劝进”大礼。
三请三让之后,高儼便可顺应天命、民心,於太极殿上,在象徵著无上权力的蟠龙金柱与御座之前,登基为帝。
至此,这场始於千秋门之变、终於高纬之死的权力更叠,將按照高儼精心规划的路径,走向它最后的终点。
於是,很快胡太后成为了太皇太后,仍旧被幽禁在仁寿宫中,而斛律皇后则成为了斛律太后。
当斛律凤得知自己被安排的职责后,她立马一口答应,没有丝毫犹豫。
她的果决让前去传话、原本打算费一番精力来威逼利诱的刘辟疆都一愣。
高儼对此却並不意外,他相信她肯定对自己在宫中的角色早有预料。
…………
没过几天,恰好赶在年末之前,似乎又是一次寻常朝会。
这日没有前几日颳得紧的朔风与阴沉的天空,而是冬日里难得的晴天。
玉宇澄澈,晴空万里。
丽日当空,霞光万丈,一扫连日以来的阴霾。
隨著肃穆的晨钟声响起,在皇城上方久久迴荡,朱漆的太极殿门轰然洞开。
沉静的空气裹挟著文武百官鱼贯而入。
一些低级官员不知道將要发生何事,却也隱隱感受到今日气氛非同寻常。
而高官重臣们早已事先知晓接下来將要发生何事,皆眼观鼻、鼻观心,静待好戏上场。
人人敛息屏气,目光低垂,如同无声的洪流涌向权力匯聚的中心。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