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遇到章节错误,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稍后尝试刷新。
封赏完毕,高儼的目光扫过殿角那垂著轻纱帘幕的位置——那是本应为胡太后准备的座位。
此刻,帘幕后空空如也,只有一盏宫灯投下寂寥的光晕。
刘辟疆察觉到他的动作,立马会意,手持一份明黄手諭站出来,向高儼恭敬行礼。
殿內眾臣见此场景,立刻重归寂静,比先前更甚。
高儼向他微微点头。
见此,刘辟疆先向殿上虚位一拜,在转向身后,面向群臣高声宣读:
“皇太后懿旨——”
“天佑我齐,肇基帝业。然国难多艰,奸逆叠起。”
“值此社稷存亡之秋,幸赖琅琊王儼,忠孝天植,英果神武,扫清凶逆,定乱反正,力挫强寇。”
“兹以琅琊王进为使持节、大丞相、录尚书事、都督中外诸军事!”
“总百揆,入朝不趋,赞拜不名,剑履上殿!钦此——”
“钦此”二字落下,大殿內陷入了更深的死寂。
长达数息、令人喘不过气的死寂。
高儼缓缓直起身,没有立刻做出什么表示,而是环顾脚下鸦雀无声的群臣。
淡然、惊异、畏惧、狂热……种种微表情落入他眼中,最终在他心中化为平静。
终於,他嘴角牵起一丝微不可察的弧度,声音平稳,打破了这可怕的沉默:
“臣,谨奉慈諭。”
霎时,殿內他的一些心腹党羽爆发出热烈、整齐划一的呼声,仿佛排练过一般,隨后纷纷拜倒在地。
“太后圣明!”
“殿下千岁!”
这些呼声惊醒了其他仍在震惊中的官员们,他们如梦初醒,连忙隨之拜倒,声音再乱而颤抖地跟著山呼:
“太后圣明!”
“殿下千岁!”
朔风灌入殿门,吹得烛火一阵猛烈摇晃。
光影剧烈晃动,將高儼挺拔的身影拉长,投射在近在咫尺的御座以及那巨大的蟠龙金柱上,影影绰绰,深不可测。
他独立於权力的漩涡中心,未坐御座,却已是无冕之王。
整个太极殿的呼吸,都隨著他的意志起伏。
…………
出了太极殿,高儼让冯子琮、卢潜、崔季舒来到含光殿商议重事。
他们三人恰好是尚书省、门下省、中书省的最高长官。
所谓李唐代隋,隋篡北周,一脉相承。
但是篡周的隋,却在官制上承了齐制。
三省六部是大势所趋,高儼也在有意地推动这种制度的產生。
见几人来齐,高儼也不废话,开门见山:“诸公,大行皇帝已崩之事將要公开,你们以为如何?”
崔季舒眼珠一转,率先开口:“太子年幼,若其登基,则必主少国疑。殿下,不如请示太后,於宗室之中,改立贤长。”
至於这个“贤长”究竟是谁,真是很难猜到啊。
高儼將他所言听完,没有著急开口。
卢潜隨后反驳道:“此事……还望殿下三思,若大行皇帝驾崩之事方传,即刻得太后懿旨……则使人有无端指责。”
听卢潜所言,高儼有些无语。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