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遇到章节错误,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稍后尝试刷新。
他並未立刻回答冯子琮,心思却急速流转。
斛律光在信中恳切请罪,痛陈河防疏失。
然而字里行间,更透著一员宿將临危不乱的铁骨与谋算——玉壁佯攻未息,周军主谋仍在北线牵制;河阴虽失,敌军锋锐正炽,但其战略重心,依然繫於北方并州!
信中力陈晋阳、平阳诸城固若金汤,主力未损。
只要这北境要塞门户不失,便有自北策应、荡寇南下的余裕!
更关键的是最后那道恳请!
高儼的心底瞬间洞明:斛律光此时绝不可能与先前散布“亲征流言”之人是同谋!
河阴失守,洛阳震动!周军这番攻势诚然凶险万分。
但这此周人入侵使用奇谋,而非大军压境。
恰恰反证了宇文护真正目標未必在直捣鄴城,一统北方。
而是想在旧都洛阳附近製造一场足以震撼齐廷、动摇国本的胜利,以期引发內部更大的混乱,甚至……迫使他高儼顾此失彼,难以兼顾!
斛律光看到了这点,也看到了唯一能迅速稳定河南人心、凝聚前线士气的核心力量——唯有他高儼,能够代表皇室正统与最高权柄的亲临!
亲征虽有莫大风险!但利远大於弊!
留在鄴城看似安全,却只会放大河阴失守带来的恐慌,前线將士看不到中枢的决断与支持。
而一旦洛阳有失,动摇的就不只是一城一地,是整个河南屏障和对中原的控制力!
值此非常之秋,危难之刻——正待他以天子之威亲临前线,方可凝聚人心,力挽狂澜!
高儼面上维持镇定沉静,但语气沉重:“河阴既失,周贼进逼洛阳,国门震动。”
“丞相言:须我亲持节鉞,前往洛阳,以定军心。”他的目光扫过两人,最终停留在冯子琮身上,“——我以为此言甚善。”
冯子琮、唐邕均感心头巨震,却也无从反驳——亲征確实是北齐传统,此事合情合理。
被提前提醒过的冯子琮更是心中一凛。
高儼紧接著做出部署,话语清晰,条理分明,早已思虑妥当:“令公,昨日议定,你便留在鄴城,总摄一切军政庶务。六部调度、禁军拱卫,凡有意欲不轨者、妄言惑眾者、貽误战机者,皆可先斩后奏!务必使后方安若磐石,绝不容任何宵小趁隙作乱!”
“是!”冯子琮肃然领命。
“唐僕射,你与卢侍中隨我往前线,以理军务!”
唐邕闻言精神一振,当即应下:“臣领命。”
唐邕、卢潜均有军事生涯,让他们参与前线军事决策,再恰当不过。
“令禁军统领,择精锐之师,火速整装待列,以备驰援前线!”
“至於崔中书监、张中书令,”高儼想起,“让他们按原定方略,继续推进政令施行、调配所需粮秣军资,源源不断输送前线!”
“散!即刻各司其职,不得延误!”
时间已不容他再有任何犹疑。
鄴城,託付给了冯子琮。
而他自己,將亲率锋锐,迎著河阴失陷的滚滚狼烟,直扑那悬於刀锋的洛阳城下,去面对宇文护布下的,这盘赌上国运的战局!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