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遇到章节错误,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稍后尝试刷新。

王琳抬头直视高儼,眼中瞬间闪过深沉而复杂的情绪。

这番话,几乎击中了王琳內心最深的迴响。

他心念故国,却机缘巧合,辗转逃亡至北朝。

他有一身本事,渴望建立功业,却被江南朝廷的倾轧和狭隘所毁。

如今,高儼不仅不计较他的过去,更將一副千钧重担连同巨大的信任压在他肩上。

还点明了他行动的意义——对抗篡位者,某种程度上也是在延续对故国正统的守护,更是为了止息兵戈。

巨大的责任感与久违的能放手一搏的契机,瞬间压倒了所有的疑虑。

“殿下深谋远虑,琳……拜服!”王琳离座单膝跪地,声音变得洪亮鏗鏘。

“殿下信重若此,以国事相托!琳虽駑钝,敢不效死?此去寿阳,定当整飭军备,修缮城池,抚恤士民,联缮乡勇!”

“陈师若敢北上,必使寿阳城坚壁重垒,使其人在城下折戟沉沙!臣必不负殿下知遇之恩!”

高儼亲自弯腰,將他扶起。

“將军言重!我不要將军以死守城,”高儼握紧王琳的手臂,目光深沉,“我要將军守土有责,更要將军活下来,成为我大齐南疆的柱石!你所需精兵、钱粮、器械,我会从速调度!但有难处,直奏於我!淮南诸军,尽付將军,临机专断,无需事事请示!”

这是何等的信任!王琳眼眶微热,再次抱拳:“谢殿下!琳,遵命!”

王琳谢恩离去后,高儼开始思忖被他方才以王琳替下的扬州刺史卢潜的去处。

王琳初入北齐时为扬州刺史,卢潜则为扬州道行台左丞,两人共为南討经略,一时颇有成效。

可是,后来两人对南征之事意见不合生隙,以王琳被去职,卢潜升为扬州刺史为结局。

卢潜在寿阳时,保境安民,大树风绩,被陈人大为忌惮。

如今高儼已经確定要启用王琳,还许以扬州刺史之职,只能將卢潜调回鄴城,以免前线不合。

卢潜在寿阳功绩赫然,又无过错,虽与高儼提拔的王琳有隙,却是出自国事公心。

高儼认为此人可为所用。

“扬州刺史卢潜,明事知兵,或可擢为侍中。”他想了想,在案前纸上写下这一行字。

“来人,请尚书令、中书令前来。”

很快,冯子琮、张雕前来。

高儼將他欲以王琳为扬州刺史、卢潜为侍中之事告知两人。

冯子琮闻言,遂立即道:“臣对以卢潜为侍中之事无异议,只是王琳其人,赋閒在家,久不用兵,是否需斟酌?”

张雕则道:“臣在野之时,便闻卢刺史在寿阳施行惠政十余年,民眾咸服,今忽以王特进代之,似有不妥。”

高儼听闻两人之言,知他们对任用王琳之事各有不同程度的反对。

冯子琮对以卢潜为侍中之事无异议,大概是因为此时他仍兼尚书令、侍中两职。

如今正好解除侍中之职,自觉削去部分权力,以免受到猜忌。

而他对王琳的疑问则需要谨慎回答。

因为王琳確实坐冷板凳已久,即便昔日有威名,但如今成色尚存几分值得怀疑。

张雕则是从另一个方面提出疑问。

寿阳之地原为南朝领土,被高洋打下来后,承诺优待。

卢潜於是施行惠政,深得民心。

若骤然换人,势必引起民心动盪,又值此关键、敏感时机,应当慎重。

高儼先对冯子琮道:“令公多虑。適才我方与王琳会面,与其谈论军国之事。”

“其胸有韜略,问及边防策略,解应对自如,言之有方。虽久未见用,仍不减风采。”

“再者,我朝知江南之事者,无过王琳。其与陈主有家国之恨,必竭死以报。”

他又对张雕道:“卢潜保境安民,王琳亦能靖边寧人。”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www.74txts.com
玄幻魔法小说相关阅读More+

斗罗:绝世白虎啸苍穹!

佚名

雪原末日:我的建造面板噬谎升级

佚名

大宋:从陈桥兵变建立第一世家

佚名

只有我知道名着

佚名

长生修仙:从玉佩仙府开始

佚名

从奴隶开始建立陆上理想国

佚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