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遇到章节错误,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稍后尝试刷新。
高儼眼中的悲愤愈发浓郁,声音带著一丝恰到好处的颤抖,继续发力:
“陛下是长兄,是至尊!儿臣从未有过僭越之心!”
“然阿兄身边,儘是蛊惑圣心、离间天家的豺狼虎豹!和士开那狗贼,仗著阿兄宠信,竟敢私议要……要將儿臣贬謫出京,永离天顏!”
“更可恨者,他竟联合陆令萱,在阿兄面前,屡进谗言,构陷家家!”
不等胡太后反应,他便煞有其事地模仿其口吻:“太后行多非法,不可以训!”
胡太后闻言,又惊又怒,一时间竟气得说不出话来。
据史书记载,胡太后早在高湛时期便与和士开通姦。
在高儼看来,胡太后生活作风可能有不少问题,但与和士开通姦之事不太可能。
原因如下:
其一,高湛对和士开信任有加,认为其有“伊霍”之才,將身后事寄託给他,可见其对和士开信任之深。
本书首发 看书就来 101 看书网,101????????????.??????超给力 ,提供给你无错章节,无乱序章节的阅读体验
前文提到的高澄之子高孝瑜,曾在乾明之变中为高演、高湛出谋划策,高湛登基之时对他礼遇甚重。
但他后来与宫中侍女有私情,高湛大怒后將其鳩杀。
如果胡太后、和士开二人真有私情,以高湛那心胸狭窄、錙銖必较的性格,怎么会对此一无所知或是漠不在意?怎么会依旧如此信任和士开?
其二,胡太后亲兄长胡长仁,对和士开权势过大感到不满,他试图策划刺杀和士开,但事泄。
在祖珽引汉文帝杀薄昭故事后(怎么又是你),和士开抢先下手,將其赐死。
若胡太后与和士开是基於深厚私情(通姦)的同盟,那么和士开杀害胡太后的亲兄长,是极其严重的背叛和伤害行为。
这几乎必然导致同盟產生裂缝,甚至招致胡太后的报復。
然而,史实是胡太后对此事並未表现出强烈反对,更没有就此疏离和士开。
和士开依然权倾朝野,胡太后依然倚重他。
这强烈暗示:
胡太后与和士开关係的核心是政治利益捆绑,而非个人私情。
在权力面前,即使是亲兄长的性命也可以牺牲。
歷史上高儼杀死和士开后,胡太后对他没有任何埋怨之意,反倒力图在高纬手下保住高儼一命。
相较於北魏冯太后“衝冠一怒为蓝顏”,胡太后对她的緋闻对象之死几乎没什么表示。
综上所述,胡太后不太可能与和士开有私情。
“通姦”之说大抵是和士开政敌污名化他的工具。
后世人不察,或是故意將其记入史书,以示和士开奸恶。
如今胡太后突闻自己忠实的政治同盟和士开竟联合宫中陆令萱,向皇帝本人攻訐自己,焉能不惊怒交加。
值得一提的是,高儼编造的那句“太后行多非法,不可以训”,在歷史上正是被陆令萱用来向胡太后告状,污衊另一位胡皇后的原句。
“什么?!”胡太后的羞愤与慍怒终是压过了惊惧,“他安敢如此?!陛下他……他就信了?”
她可以容忍一些流言蜚语,可以容忍亲兄长被杀,但绝不容忍有人试图动摇她作为太后的地位和权利!
“儿臣岂敢妄言?”高儼適时地低下头,掩饰眼中一闪而过的冷厉,声音却依旧充满悲切,“若非如此,儿臣岂会被逼至此绝境?”
“那些奸佞,正是看到阿兄对家家您……对儿臣有所猜忌,才敢肆无忌惮!他们不仅要在陛下面前离间天家,更要动摇国本!”
“今日,若非儿臣拼死一搏,清除了和士开、陆令萱这两贼,来日他们便要……”
“什么?和士开已死?!”胡太后惊呼,面色煞白。
高儼却没有回应她的呼声,猛地抬头,决绝直视她的眼睛:“便要酿成『城潁』之祸!『武姜』失势被囚,『公叔段』身首异处!大齐……危矣!”
他將“黄泉之誓”的典故点到为止,留足了想像空间。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