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遇到章节错误,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稍后尝试刷新。
国情如此,全凭著最后一口气吊著。
天子守国门。
姚泓亲自出长安统兵,乃是为了最后一捋不切实际的朝望。
更新不易,记得分享101看书网
不是每一位君王都能面对自己成了亡国之君的事实。
以身殉国总要比遭受屈辱而死体面的多。
“你与我从戎多年,深悉兵力不在多寡,儿郎们在武关僵持半载,入关后顺遂至腹地,士气正值鼎盛,待二弟领精兵前来,姚泓敢应战否?”沈田子据理力爭道:“水无常形,你我齐心,安知不能以寡击多,一战平秦?”
说著,沈田子愈发高亢,鬍鬚微微颤抖,似是已望见生擒姚泓,在眾將士眼下献虏於主公。
功名驱使著將帅,同样也驱使著士卒,且相较於后者恶更甚。
沈田子已然是县侯,拜將封侯对不足以使其以命相搏,可在县侯之上,还有县公、郡公等爵,將军职、封地食邑依然有封赏的余地。
对於大头丘八而言,唯有在此灭国决战中,才有封侯的机遇,寻常攻坚之战,哪有如此良机?
取得项羽尸首之一者,子孙经歷六百余年,至今扎根於弘农,今后更是位於五姓七望。
姚泓不比项羽,最起码也是一国之君,不说头颅,就是一根脚趾头,也够他们封乡侯、亭侯,让后世子孙从出生起就领先於世人。
“利慾薰心吶!”傅弘之感嘆一声,说道:“敬士未至,败了——”
“仲度,能否信我一次?”沈田子目光坚决,他见傅弘之有所动摇,说道:“你我领军突进,姚泓不知我军状况,定然畏势不敢进。“
“进,该当何算?”
“姚泓往昔可亲自领军打仗?溃军与从未操练过的民夫所建之军,堪用否?”
简而言之,对付流民军,沈、傅二人心知肚明,数万人望不到头,可一旦前军溃散,后方的士卒將会作鸟兽散。
两人所立战功,多是討伐叛军,其中流民军最多,行军如何,排军列阵如何,章法早已烂熟於心。
姚泓相比卢循,诚然不如。
回溯古往,不晓兵事的君王比比皆是,姚泓若能与其父姚兴一般统兵御敌,何止於此?
不是沈田子骄纵轻敌,而是秦国无人,胜算有四成,就足以他冒险相击。
半晌过后,沈田子见傅弘之犹豫神色褪去,遂起身劝道:“你若还是忧心,便领一幢在军后应接,可行?“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