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遇到章节错误,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稍后尝试刷新。
“妹,你好生劝劝,我便先走了。”
“兄长何不留下用餐?”
听到用餐二字,薛帛的步伐顿然快了些许。
“不用,他已至不惑之年,可这惑———唉薛帛嘆气一声,离开了府邸。
等到薛氏再次回到屋內,赵玄便开口说道:“往前未起纷乱时,可曾见他到府中走动?世子於我有生死之恩,他却想以此谋利,这难道是厚禄与钱財所能衡量的吗?”
“再如何说,他阿爷当初也派了人来,当初庙堂任將军职—也是出了力的。”
寧朔將军好说得说也是四品將军职,前晋时多驻幽州,掌管一州之兵事。
说的通俗些,便是一方军区司令。
看著官职不大,可含权量极高,在赵玄调离洛阳之前,他便是二把手。
“我何时用你家出力?族中耆老先前便与我交过底,纵使无此將职,依有其他闕位。”
“好了。”薛氏不想再与他爭,遂提起了姚等人:“兄长所言无误,姚禹当初可是置你於死地,往后效命於豫章公,抬头不见低头见,保不齐”
“世子早先便说过,时候未到,你勿要再操心。”
司马德文在街中閒逛,虽然还是有数名武士跟隨在他身后,但已无往常那般步步紧逼。
兴许是意会到刘裕对其態度有所改观,加之刘义符与司马茂英定亲,他们不得不重新审视这位约束过头的琅琊王。
当然,若非薛帛常以丈人自居,眾人也不会对此颇为留意。
姻亲是最显而易见的政治良机,只要不是痴傻,都能看得透彻,
司马德文对洛阳是带有憧憬,遥想当年先祖在此立下的功业,再想想如今,时过境迁,物是人非。
惆帐於腔中油然而生,好在他未与那不知廉耻的薛帛同居一府。
入洛第二日时,刘裕便领著群僚至郊外到陵墓前象徵性的祭祀一番。
相比於先前登足韩、张二庙,祭祀晋室先祖时,便敷衍不少,但祀乃国家之大事,不可不祭。
司马德文在去岁的“夙愿”算是完成了,只可惜亲眷不在身旁,他也没能逃离於刘裕的手掌。
起初他是想藉此远离庙堂纷爭,过一过安逸日子,再不济,也可同司马休之等族兄投奔秦国,
以求自保,现今刘裕对他未有杀意,刘义符又是位仁主,心境舒缓了不少。
当刘义符相隔半载再见司马德文时,见其肤色有些黑,自是惊讶,遂予他一座空置的新府居住,在此府门前,还掛上了琅琊王府的门匾,可谓是礼数有加。
不过这都是基本的,前脚刚去祭奠晋室先祖,堂堂琅琊王,若还要与旁人共住一府,那祭与不祭,並无分別。
打著普室的旗號,还是能收復人心的。
天下人恨的是司马氏,刘裕恰巧避开了这一点,在不少百姓心中,像他这般忠良,又这般能打的,有多少人?
往昔曹操拥立汉献帝,做的可比他还要过分的多。
再往前,便是董卓废帝,纵兵烧毁洛阳。
能在乱世之中入主洛阳者,哪有庸碌之辈?
曹、董二人难道不擅征伐?
司马德文他见著街上人来人往,却无一人认得他这位晋室亲王,感慨颇多。
也罢,当个富家翁倒也不错。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