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遇到章节错误,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稍后尝试刷新。
第148章 和睦
毛修之一听刘义符要让自己向顏延之討要钱帛,脸色顿时难堪起来。
你交由何人不行?怎非要交由“顏彪”来管钱粮?
这几乎是个两难的问题,顏延之这种偏执性情中人,说是多少就多少,一点周旋的余地都没有,可谓是让毛修之苦恼不已。
刘裕要看的那些民屋?看的是铜驼大街之外的道路?
父子二人各抒己见,將他夹在中间,实在不好受。
“毛公修屋,修路,皆是为国为民,殿宇虽关乎顏面,但陛下远在建康,未有还復旧都之意,
事一步一步做,修宫放到最后,也是一样的。”
毛修之知晓自己与刘义符爭论下去毫无意义,只得无奈嘆了一声,起身行礼道:
“时日紧缺,那我便先去寻延年支调一些。”
“好。”
待毛修之走后,沈林子笑了笑,说道:“我还未曾见过他毛修之这般脸色。”
“今日將军便见到了。”刘义符笑道。
“哈哈!”
自从刘义符至彭城起,沈林子多与顏延之建交,这一月下来,他对前者大有改观,不知不觉中多有侧重。
仔细想想,王镇恶、毛德祖与沈林子三人都对刘义符有所偏信,前军四將,如今便只差檀道济一人。
“檀將军,我与父亲路遇广陵时,已见过檀公。”
檀道济自幼父母双亡,他侍奉兄姐如父母,別人家兄弟之间勾肩搭背的玩闹,而他则是以礼待之。
听得刘义符谈及檀祗,檀道济遂出声问道:
“兄长在广陵可还好?”
“將军若是问心情,檀公自然是好的,可身上,我见檀公时,其股前旧创依在———”
这閒暇之余,刘义符也不著急,遂与檀道济聊起广陵见闻。
刘义符说起檀抵领兵剿匪一事后,檀道济眉眼微,说道:
“兄长年岁大了,他原先是想自请北上,但主公已任我为前锋,此事也就罢了。”
“檀公本意,我与父亲皆是知晓,只是他身旁缺乏管束之人,常常因醉酒犯错。”
听此,檀道济微微一笑。
檀祗向来是不怎沾酒的,沾酒的是他大兄檀韶,依照刘义符的性格,估计是故意道错而找补。
沈林子警了一眼檀道济,心中感嘆刘义符御人之术渐长。
所谓御人,也是相对於身份而言,若刘义符作为他们的同僚,也是那种好老大哥的风范。
情谊並不是非要以財物功名所建成,像聚集在此处閒聊家长理短,高谈阔论些琐事,日子一久,隔膜也就薄了。
“惜哉,若我能在延年作诗之时倾听,多是一件美事。”沈林子惋惜道。
即使他让顏延之重吟一遍《嵇君散》与他听,可情景不同,意味也就淡了。
作诗如同蒸饭,揭盖之时香气扑鼻,米粒软糯,放上一夜,又大不相同。
说些閒话之后,刘义符缓了缓,正色说道:“父亲得知王公、毛公进军之事,加上魏军屡番示威,等主军进发至洛阳,多半是待到年后,年节,我便要与诸位將军一同过了。”
谈及年节,就难免怀念亲眷,纵使他们不想念,军中將士也会牵掛。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