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遇到章节错误,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稍后尝试刷新。
第122章 柏谷
天空下起细雨,滴滴水珠打在甲胃之上,像是在迴荡著炎夏尾声。
坞堡之外,肃杀之气瀰漫。
大群甲士排列好军阵,屹立在坞前。
入关之时的喜悦隨著眼前的险峻坞堡消散,转而代之的则是严肃之色。
八王之乱之后,关中常年遭受战乱袭扰,被图掠数次的百姓自相修建坞堡,以此来抵抗“官”军。
当然,坞堡也有大小之分,像那些低矮的坞堡,相比於世家所修建的大坞,犹如天壤之別。
最好的位置,无非是依山傍水,都属於世家大族的专利之一。
臂如眾军眼前的柏谷坞,便不知是往前哪位大族所修建。
《水经注·洛水》:“洛水又东径百穀坞北。”
百穀坞又称柏谷坞,其坞墙高十丈有余,比起一般小城,有过之而无不及。
柏谷坞虽坚,但坞堡终归比不了关隘险城,抵御小股人马还好,一旦为大军所包围,便有些不够看了。
平地坞堡有时就像是纸老虎,对付一些贼寇匪军足矣,真正遇上了正规军,还要次於山坞。
上山道路崎嶇,通行不便,坞堡不比山寨,无山林所护。
坞墙比城池狭窄的多,站不住太多人,若遇上数倍敌军,一轮激射下来,占著地势的守军反倒要落於下风。
刘义符与毛德祖、恩、顏延之佇立在中军后方的站台之上,俯瞰著乌决决前行的士卒。
【记住全网最快小説站101??????.??????】
“將军,这柏谷坞守將是何许人?”
自入关以后,真正需要摆出当下这般阵仗的坞堡不少,可大都在晋军未围攻之前开门而降,像柏谷坞这般紧闭坞门,守军披甲执锐以待的倒是独一家。
毛德祖望向那墙上立於眾军身前的將领,皱眉道:“入关之前,我便听道济提过,没曾想到,
竟还真遇上了。”
对於老是让自己啃硬骨头,毛德祖已经逐渐麻木了,他也不知是王镇恶刻意为之,还是天命所致。
探马从邻边乡县疾驰而回,他策马至台前,快步上前。
“报!守將为寧朔將军赵玄,堡內敌军千余人,弓弩齐具,披甲之士近半待得到確切的消息,毛德祖方才向刘义符三人解释道:“这位秦將,倒是位不可多得的忠义之士,此前与道济暗通者“
虽然姚禹传出来了的消息都是毁谩骂赵玄,但这也算是侧面验证了这赵玄的品性。
刘义符一听这赵玄还是天水赵氏出身,不由高看了一眼。
这將门世家就是不同,国难之际,还是匹-武夫更为可靠。
国家的分裂,往往都是从內部开始,就算杨盛、赫连勃勃等人不扇风点火,秦国依然不见得会安稳。
姚泓仁义,他没有铁血手腕,就根本镇不住那些蠢蠢欲动的宗室。
这一点,说实在也有姚兴的原因,可大头还是因为姚泓本人。
姚泓明明可以让姚绍在各国进犯之前清理门户,可他却没有这么做。
姚虽无凯宝座之意,但却是个辨別不了忠奸是非的蠢材,说不定他到现在还不明白成皋虎牢为何能沦陷的如此之快。
“將军可否能招降他?”
毛德祖轻抚长须,沉默了一会,说道:“似他这般人,为国捐躯而亡,才合其心愿。”
毛德祖这番话让刘义符心有悸动,他望向坞墙,不知该说些什么。
第一轮攻势发起,辅兵扛著云梯率先衝锋,身后的甲士雷厉风行的跟隨在后。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