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遇到章节错误,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稍后尝试刷新。
看到一半,他皱眉道:“他可还有其他异动?”
“刘公遣人问责,檀將军不理会。”
刘义符思来想去,猜测两人所说的该是檀抵与檀韶,便侧耳倾听。
刘裕得知,便亲笔书写信令。
“你这就派驛卒將此信加急送往广陵。”
“是。”
谢晦得到命令后,便立马离堂而去。
此时,堂內只剩下父子两人。
刘义符侧目看向刘裕。
“何事需要与为父藏著掖著?”
刘裕哪能看不出刘义符的心思,他见儿子几番打量自己的神情,便率先问道。
“孩儿今早起来时,得知王公与诸位將军已合师於成皋,孩儿想———”
“为父允了。”
刘义符话还未说完,刘裕便已经应了下来。
啊?
刘义符见他答应的如此之快,一时间还未反应过来。
“用过午餐,为父亲自送你出城。”
刘裕看了他一眼,笑道:“怎了,你不愿去?”
“孩儿当然愿意!”
自从抵达彭城这些时日,刘义符都未怎出府走动,相比於建康,能让他感到兴致的,也就是每日传来的战报。
比如斩获多少首级,攻下了哪座城池,收编了多少降卒诸如此类。
见刘裕脸色淡然,刘义符苦笑道:“往前孩儿几番请求,父亲都未答应,如今孩儿话到一半,
父亲便应下了。”
刘裕笑了笑,解释道:“那些蝇头小利,於你而言,有何爭取的必要?”
以刘义符的身份地位,夺城之功,收益与风险完全不成正比。
刘裕得知洛阳情形,哪怕刘义符不提,他也有此意向。
“你此去洛阳,勿要插手诸军事。”
即使刘义符不会瞎乱指挥,可刘裕还是会有所担心,不免嘱咐了一句。
刘义符起身担保道:“孩儿有自知之明,绝不干涉统军大事。”
“嗯。”刘裕点头,遂也起了身。
“除去道恩,延年二人,你还需要何人隨行,儘管与为父说。
“有將军与老师同行,孩儿已知足。”刘义符笑应道。
他虽然想带著谢晦去,可谢晦一走,刘裕的工作量又要大不少。
刘义符身为儿子,不说要有多么孝顺,能够让老父亲身心不为自己所累,就足够了。
“將此剑拿著。”
刘裕不知何时,已將常常掛在腰间那柄带有锈跡的佩剑拿在手中。
“这—”
刘义符常伴在刘裕左右,又同其几次进宫,见著眼前的佩剑,脸色动容。
“父亲,孩儿还担不得话音未落,剑柄已被一双有力的大手牢牢的按在自己的掌心。
“你担得住。”
“莫要忘了,你乃我刘裕之子,纵使年少未壮又如何?”
“父亲”
刘义符心神一凛,原先还略有迟疑的他,紧握著带有温热的剑鞘。
“帝赴洛之初,高祖解佩剑以授之,帝惧弗能胜,高祖曰:『汝朕之子也,堪当大任。』帝闻之,大动。”
《宋书·卷二·文帝纪上》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