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遇到章节错误,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稍后尝试刷新。
第103章 荣光
郊野之上,马车驰骋而过,
车內,除去父子三人之外,又多了一人。
谢晦在庙前那么一喊,已奠定了他往后前程。
或许是冥冥之中,天意所为。
如若刘义符未隨刘裕同行,亦或是他未曾想要亲祭淮阴侯。
都未能给予他此等良机。
对於谢晦而言,就像是人生的岔路口。
能让刘裕开口令其同乘一车,不说天大的殊荣,他担任何职都是一样的。
当然,这种机遇也不是人人都能把握住的,在场眾人,也就他反应最快。
比起谢晦,檀的恭维就显得有些微不足道。
刘义符与刘裕一边,刘义真与谢晦一边,可谓是涇渭分明。
好在檀祗安排的车乘確实宽,要不然还真挤不下四人。
刘义真警头看向谢晦,嘟著嘴,想说又说不出话来。
刘义符见刘义真有些不安分,看了他一眼,后者便又露出一副乖巧模样。
祭奠过后,刘裕甚至想要为韩信新建一庙,最后还是被群僚劝住了。
新的,不一定要比旧的好。
若是惹得淮阴侯不满,那岂不前功尽弃?
刘裕不是刘邦,替其修庙宇,已是仁至义尽,另建新庙的话,就不免越矩了。
不管韩信到底有没有显灵,有没有庇佑三军將士,只要將今日之事散播出去,传到前锋军中,
土气定然上涨。
相比於出征之前刘义符在林中捕获黄麟,淮阴侯之灵误认刘裕为刘邦,后者影响要大得多。
鬼神之说深入人心,比起从未见过的瑞兽,英灵鬼魂更能使人深信不疑。
明明这件事非常荒诞,可却又能有令人不得不相信的道理。
你要说这是天意,还是其他原因,都不重要。
重要的是,淮阴侯显灵了!
刘渊半个匈奴人都能打著汉室的名號建国,相比之下刘裕可是真正的刘家后人,而且刘交算是血脉相近的那一批宗室,说服力自然也大得多。
不过名號这东西,对起事相助颇大,但对已经坐拥半壁天下的刘裕来说,无非就是添一彩头,
为將来名正言顺添彩。
谢晦自上车之后,便一直正襟危坐,他偶然打量著刘裕脸色,见其似返老还童般,便在心中暗喜,闭上眼思量起来。
刘穆之老矣,又身患不治之症,难以痊癒,如今大军开拔之后,他只会更为劳累。
如今刘穆之不但要处置朝中大小事务,各路兵马的粮草、军需,调度几何,以及那些隱隱约约要冒出尖来世家大族。
可以说,此时的刘穆之,几乎与诸葛武侯並无分別。
诸葛亮才智虽过於司马懿,却因操劳过度而病逝待刘穆之往后,谢晦想不到还有何人能与自己爭权,
张邵?能力资歷够,可却没有手握大权的心气与决断。
王弘?纵使他想要揽权,可王与马共天下的前车之鑑,註定他无法身於幕首之位。
徐羡之?徐坞之事,回归庙堂都成问题,更何况与自己爭权?
傅亮?才能资歷都欠缺自己太多,不足为虑。
此前谢裕离世之时,刘裕悲哀不已,他见谢晦不甚痛心,便对其疏离了些许。
刘裕对谢家子弟有天然的好感是其他家望尘莫及的。
没有办法,当初谢玄组建北府兵,恰好徵调刘裕入军。
而且谢氏有谢安与谢玄这两位力挽狂澜的先辈。
並且两人皆不贪恋权柄,有著功成身退,事了拂衣去的耀绩,这是王氏难以比擬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