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遇到章节错误,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稍后尝试刷新。

“夫成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

刘义真听了,眨了眨眼,他再次偏头,见父亲神情错,雾时愣住了。

“咔!”

突然间,积灰从梁顶飘洒而下,顷刻间,尘雾瀰漫。

刘裕拉著二子,三步作两步出庙。

庙外,刘裕像是肌肉记忆般,下意识去拍刘义符的肩上。

“好!此言甚好啊!!”

刘裕极为想要说讚美几句,可奈何腹中装不下墨水,只得连连道好。

相比於沉醉於话中之意的刘裕,丁与一眾隨行幕僚心惊胆颤,这淮阴侯庙怎会有如此动静?

南人奉道,英灵之说浮现在眾人脑海中,挥之不去。

谢晦反应最为迅速,他当即面露大喜之色,喊道:“数百年来,庙中从未有此般动静!如今淮阴侯显灵!定然是將主公视为高祖!!”

话音落下,此番说法在眾人心神未定之时,顿觉惊为天人,纷纷瞪大了眼,唇舌抖动。

仔细一想,能让韩信大为所动,以致於祠庙震颤,纵观古今,除高祖外,还能有何人?!有何人能配这位冠名为兵仙之人大动!!

听得谢晦这一番惊天之言,刘裕聂立在原地,久久未能缓过神来。

虽然他未有所动作,可脸上的逐渐红润气色却瞒不住。

良久,刘裕巍立在庙外,直视著那早已残破不堪的石雕。

“吾为刘氏子孙,乃高祖之弟,楚元王之后,今天下疲,四乱丛生,为復高祖之基业,还望您庇佑三军將士,驱异族为华夏之外,统九州山河!!”

语毕,刘裕微微躬身,向前作揖。

庙內庙外,万籟俱寂。

两位刘家后生,与一眾属僚、武土纷纷行礼。

数百人就这么屈身躬奉著。

热风吹拂而过,悬掛在梁顶之下青铜铃轻微颤动,发出一阵细小的“叮铃”之声。

低著头的眾人心神一凛,这—淮阴侯当真显灵了?!!

六百年,足足六百年。

淮阴侯还在庇佑汉室子孙不成?!!!

想到此处,刘义符缓缓瞄了一眼刘裕,见其鬍鬚抖擞,面庞坚毅,似是淡然,又似悸动。

论血脉,在数十代人稀释之后,早已算不得。

世间要真有鬼神存在,韩信未必是因为刘裕乃是刘氏子孙显灵,而是对那被数不尽被屠戮在华夏大地上的汉民感到愤慨。

若给韩信十万不!一万兵马!哪会有当今之世?

百年动乱,皆为司马氏一家所致。

魏篡汉、普篡魏。

两朝之和,不过三百七十年。

大汉四百余年,乃是最为长久的大统之朝。

或许刘裕不以汉建国,但他是刘家人,是汉人,这,便足够了。

刘义符捫心自问。

卯金刀之,当真为天命所护佑?

汉儒不得志时,便嚮往周朝,以此为大同之世。

五胡乱华,五代十国,靖康之耻,清军入关为何数千年后,华夏子孙依然自称为汉人?

卯金刀並非是天下万万人对刘氏復念。

而是对当下苦难的悲愤。

想要回首遥望那一去不返的昭昭大汉!

“宋之北伐也,高祖同文帝道经淮阴,遂祭淮阴侯庙,文帝慨曰:『夫之立大事者,非徒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时庙宇忽震,乃至於外。高祖曰:『吾乃汉室之裔,今四海鼎沸,百姓疲於兵戈,欲復高祖之业,祈侯之灵,佑吾三军,荡涤异族,一统九州。』言讫,铜铃颤动,若淮阴侯之灵显焉。”

《汉史·卷五·宋传》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www.74txts.com
玄幻魔法小说相关阅读More+

都市至尊首富

佚名

华娱从跑男开始

佚名

颤慄世界

佚名

调教玩家:谨慎NPC的职业素养

佚名

如你所见,我並不是一个人

佚名

穿越DND:从每日情报开始

佚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