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遇到章节错误,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稍后尝试刷新。

因为他已经收到捷报,得知真定打了个大胜仗,耿炳文和朱允熥联合起来击退了朱棣,並且抓获了一万多名俘虏。

那些俘虏已经送到了京师。

应该说,这是难得的一个大胜仗。

这对振奋南军,重塑朝廷的威信等方面来说,也是大有裨益的。

朱允炆心想耿炳文不愧为一名擅守大將,

令他没有想到的是,朱允熥表现出色,是一个难得的帅才。

这让他在高兴之余,又多了几分忌惮。

换句话说,朱允熥这是在对付朱棣,倘若朱允熥和朝廷对抗,又怎么办呢?

毕竟朱允熥身份尊贵,朱允炆当然比任何人都清楚,在朱雄英死了之后,朱允熥就应该是嫡皇孙,是有资格继承皇位的。

朱允炆端坐在龙椅之上,目光注视著文武百官。

太监总管王鉞高声喊道:“有事早奏,无事捲帘退朝。”

话音刚落,兵部尚书齐泰站出来,奏道:“陛下,臣有本奏。”

朱允炆低头看了看他:“齐爱卿,你有何话要说?”

齐泰清了清嗓音:“记得上次早朝之时,我们在这里討论了一个方案,就是如何应对朱棣南下一事。

当时,耿炳文提出了坚壁清野,据守真定的政策,

微臣也是赞成的,

此次,朱棣携二十万得胜之师,以雷霆万钧之势攻打真定,形势十分危机。

陛下运筹帷幄,令平北都督朱允熥率兵前去支援真定,他们决了滹沱河的堤,水淹燕军,大获全胜。

此乃陛下之鸿洪福,可喜可贺呀。”

朱允炆微微頷首:“此次,我们击退了朱棣的军队,这確实是一个难得的胜仗,鼓舞了士气,振奋了军心,

你可以擬定一个方案,论功行赏。”

谁知朱允炆的话音未落,李景隆站出来说道:“陛下,末將有不同意见。”

“哦,李爱卿,你有什么意见?说来听听。”

“末將认为耿炳文与郭英非但不能赏,而且还要罚!”

朱允炆就是一皱眉,问道:“为何呀?”

“虽然耿炳文他们抓获了一万多名俘虏,但是,这在末將看来,只是小胜,

耿炳文和郭英他们应该乘胜追击,扩大战果,而不是裹足不前。

如果是那样的话,便可以將朱棣的军队全部歼灭,以绝后患,

现在好了,却让朱棣给跑了,而且,率领著主力部队跑了,

一万人马对於朱棣来说,不过是毛毛雨,根本就无关痛痒,

究其根源,就是因为耿炳文胆小怕事,不敢追击,进一步扩大战果,

而且,有哨探来报,耿炳文和郭英对朝廷颇有非议,对陛下更是心怀不满,像这样的人,怎么还能封赏他们呢?

依末將之见,当把耿炳文和郭英抓起来,关进大理寺的监牢,按律治罪。”

原来,李景隆因为自己一直没有出战的机会,而耿耿於怀,

他总觉得自己的本领和军事才能比耿炳文和郭英他们要强上许多,可是,朱允炆一直不给他表现的机会,这让他心中愤愤不平。

他的心机也很深,事先在耿炳文和郭英的身边安插了自己的亲信,所以,耿炳文和郭英他们的言行尽在李景隆的掌握之中。

他这样做,就要寻找耿炳文和郭英的把柄,等抓住他们的把柄之后,便可以在朱允炆的面前状告他们,只要把他们俩扳倒,自己便有了出拋头露脸的机会。

遗憾的是,耿炳文和郭英两个人太过大意了,根本没有发现李景隆的阴谋。

朱允炆听他这么一说,也感到很吃惊,因为妄议朝廷可不是小罪,

在隋煬帝之时,高熲功劳极大,平定南陈几乎都是高熲的功劳,

贺若弼和宇文弼也是战功卓著,但是,就是因为他们妄议朝廷,被隋煬帝下旨,一日內將三人斩杀,此乃前车之鑑。

朱允炆没想到耿炳文和郭英竟然敢对自己论长,论短,那还得了啊?

因此,朱允炆十分生气。

他看向李景隆:“李爱卿,说话要有根据,你说耿炳文和郭英妄议朝廷,可有证据?”

“那自然是有。”

此时,李景隆把他的那名亲信写来的信从怀中掏了出来,递给了王鉞,

王鉞又递给了朱允炆。

朱允炆打开观看,上面写得非常清楚,某月某日,在什么地方,耿炳文和郭英说了些什么,上面登记得十分详细。

朱允炆十分震怒,气得脸红脖子粗,额头上青筋暴起:“耿炳文、郭英焉敢如此,齐泰,你是兵部尚书,你速派使者去把他们二人押回来,打入大牢!”

“这——。”齐泰也感觉到这件事发生得太过突然,皇上来了一个180度的大转弯,他也有点应接不暇,心中犹豫不决。

朱允炆此言一出,朝堂之上,文武百官无不震惊,耿炳文和郭英乃是老朱留给朱允炆的两位老將,德高望重,而且,此次打了胜仗,刚刚朱允炆还说要论功行赏,此时,却要將他们二人下狱,这变化也太快了。

徐辉祖赶紧站了出来,制止道:“陛下,万万不可!”

朱允炆强压著心头的怒火,看向了徐辉祖,问道:“徐爱卿,耿炳文和郭英妄议朝廷,甚至对皇爷爷的一些做法评头论足,难道朕不该治他们的罪吗?”

“陛下,请息怒,”徐辉祖赶紧施礼,“在末將看来,其一,这封信的真偽有待於进一步的甄別,信中所说的內容是否夸大其词,是否实际存在,恐怕还要加以详察;

陛下,怎么可以因为一封来歷不明的书信就治二位老將的罪呢?

此次,耿炳文和郭英能够以少胜多,守住真定,俘虏一万多名燕军,此乃我们南军空前的大胜,按照他的功劳应当予以封赏,以此激励士气,

如果因为一点小错,就要把耿炳文和郭英关押到大牢中问罪的话,势必会寒了將士们的心啊。

再说了,如果把耿炳文和郭英撤换了回来,谁去抵挡燕军呢?”

徐辉祖的话音未落,李景隆冷笑了一声:“难道说,咱们大明除了耿炳文和郭英就没有將军了吗?”

谁都能听得出,李景隆的言下之意是,他就是一个非常出色的將军。

徐辉祖把李景隆上下打量了一番:“李將军的父亲曹国公李文忠彪悍勇猛,战功赫赫,是我朝难得的一员勇將,朝野上下对他无不敬重,

但是,將军你自从袭封了你父亲的爵位以来,尚未见你有什么出色的表现。”

李景隆听了徐辉祖的这一番话,脸上是一阵红,一阵白。

他冷笑了一声:“在这里,我借用毛遂的一句话,如果不把锥子放在口袋里,怎么能知道那锥子不锋利呢?”

李景隆的言下之意是,皇上没给我机会,我怎么表现?

如果皇上给我表现的机会,我肯定比锥子还要锋利。

徐辉祖轻蔑地一笑:“依我看,你还有一人可比。”

“哦,那么,徐將军认为我该比谁呢?”

“战国名人赵括!”

文武百官一听,哈哈大笑,因为谁都知道赵括是出了名的饭桶,只会纸上谈兵常,长平一战,赵军败得一塌糊涂,被秦军坑杀了四十五万人,

从此,使赵国一蹶不振,失去了称霸天下的实力。

“你!”李景隆气得咬牙切齿,恨不得咬徐辉祖两口。

他稳了稳心神:“你敢小看赵括,但是,在我看来,赵括也是一位名將呢。

他的父亲赵奢乃是赵国的名將,此所谓子承父业,

后来,赵王用赵括替代了老將廉颇,

廉颇也是一个守城大將,和耿炳文差不多吧。

赵括到了军中,重新布置,主动出击,並且取得了数次的胜利。

赵军士气大大地提升,形势一片大好。

秦昭襄王也很惧怕赵括,暗中起用了战神白起,把他送到了前线,並且,对手下人说有敢言,白起为將者斩。

我们评价一个將军,要看他的对手是谁。

赵括的对手是白起,换句话说,秦军之中,除了白起,恐怕没有人是赵括的对手呢。

赵括乃是一个年轻的將军,他输在白起的手里也不算丟人。”

朱允炆听了李景隆的歪理邪说,觉得他说的倒也有几分道理。

只听李景隆接著说:“我的父亲的战功远远超过赵奢,如果让我到军中去的话,我绝对比赵括要强上许多,

而且,朱棣手下的那些將军也没有谁能比得上白起,

因此,我军必胜,如若不胜,甘当军令!”

朱允炆微微頷首:“真是虎父无犬子,李將军勇气可嘉呀。

既然如此,朕就给你一个表现的机会,把耿炳文和郭英就地免职,让他们返回京师养老去吧。

由你出任真定主將,徐辉祖为副將。

遇到战事,你们二人商量著来。”

李景隆一听,真是喜出望外。

他赶紧跪在大殿的中央:“陛下圣明!

末將一定打一个漂亮的大胜仗报效朝廷。”

徐辉祖见朱允炆已经做出了决定,只好跪在地上领旨谢恩。

从朱允炆的任命来看,徐辉祖感觉到朱允炆对李景隆十分信任,却始终提防著自己。

齐泰接著奏道:“陛下,还有两个问题比较棘手,请陛下决断。”

朱允炆端正坐姿,手扶著龙椅,问道:“齐爱卿,还有何事要奏?”

“其一,我们当如何处置朱允熥?

其二,燕军那些俘虏,又该如何处置?”

齐泰此言一出,朝堂之內,议论纷纷。

徐辉祖再次奏道:“末將以为朱允熥能以少量的兵力支援真定,並且,取得大胜,乃是有功之臣,当予以重赏才是。”

此时,黄子澄清了清嗓音:“微臣有不同意见。”

一直以来,朱允炆把黄子澄当做老师看待,对於他的建议,也十分重视。

朱允许看了看黄子澄,问道:“黄爱卿,你有何意见要说?”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www.74txts.com
玄幻魔法小说相关阅读More+

刚文抄公崛起,结果异界入侵

佚名

取天之道一圣灵双生

佚名

赛博朋克里的锻体独狼

佚名

家父刘寄奴

佚名

都市至尊首富

佚名

华娱从跑男开始

佚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