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遇到章节错误,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稍后尝试刷新。
后来冯盎还跟隨隋煬帝杨广出征辽东,因功升任左武卫大將军。
隋朝灭亡后,冯盎回到岭南,控制了岭南大片领土,自称总管,依附割据岭南的林士弘。
武德五年(622年),冯盎接受李靖的檄文,率部归顺唐朝。
李渊在冯盎的辖地设置高、罗、春、白、崖、儋、林、振八州,与现在的南五州高度重合。
冯盎受封上柱国、高州总管、吴国公。后改封越国公,又改封耿国公。
冯盎的两个儿子,冯智戴任春州(今广东阳春)刺史、冯智或任东合州(后改名雷州,今广东雷州)刺史。
贞观二十年(646年),冯盎病逝於任上,隨后不久,唐朝开始肢解冯氏势力。
贞观二十三年,废除高州都督府,高州被一分为三:高州、恩州、潘州。
其后冯氏等岭南大酋经歷几次朝廷打压后,势力逐渐被清除,不復往日局面。
对了,冯盎还有个很著名的曾孙一高力士(本名冯元一)。
高力士之所以会进宫做宦官,就是因为其父冯君衡在潘州刺史任上被诬陷谋反而被抄家。
到了晚唐,有见於记载的,便是出任瀘州刺史的冯洗氏的首领洗宗礼,但也是四十多年前了。
如今,冯冼氏势力虽然不再,却依然是当地大族富室。
所以刘台想,是不是能先和冯氏勾兑勾兑,来个里应外合什么的。
毕竟自己占有朝廷大义,而刘昌鲁之辈不过是一介刺史罢了。
日后想要治理好南五州,也是离不开这些大姓的支持。
刘台进而想到,当初被刺杀的冯銓会不会就是冯氏族人?
如果是,那自己算不算是替冯氏报仇了?
刘台摩掌著下巴,决定去找刘核实一下。这可是一个可以利用来接触冯氏的机会。
刘台当即来到都府,找到了刘询问。
“冯銓確实是高州冯氏族人。”刘虽然奇怪刘台怎么突然问起一个死人,但还是给他解答了疑问。
“兄长可还有冯銓其他族人联繫渠道?”刘台追问道。
刘想了想,摇了摇头道:“当时卢、谭二人作乱,刺杀冯銓后,冯銓家人便在忠心军士护送下急急忙忙出了广州。”
“如今倒是不知去了何处。”
刘台不由心中骂娘,这兵荒马乱的,鬼知道他们是否还活著。好容易获得点线索,唉。
“元达问这作甚?”刘濬见刘台面色不预,出言问道。
“不瞒兄长,近日在筹谋收服高州等南五州。因想到冯氏世居高州,便想与其联繫一二。”
“哦,原来如此,日前你阿兄也曾与我议论此事。听他说,你近日在海上操练,可还顺利?”
“回兄长,进展还算顺利。”
“嗯,元达若是想要与高州冯氏联繫,愚兄倒是可以替你修书一封,送与冯氏族长。”刘沉吟道。
刘台喜出望外道:“兄长与冯氏还有往来?”
“早年大阿耶在世时,冯銓与我关係匪浅。其时冯氏族人多有出入冯銓府上,我因而与冯氏族长冯循道有过几面之缘。”刘解释道。
“如此,那就劳烦兄长手书一封。”刘台行礼道。
“自家之事,何须劳烦?我这就去写。”
刘濬起身来到案前,研磨挥毫,写下一封信。
待墨汁阴乾,刘將信装好,递给刘台。
“元达你且拿著试试看,多年未见冯族长,愚兄也不知会否有帮助。”刘濬道。
“兄长勿忧,有此信,事易办多矣!”刘台道谢离去。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