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1章 养成系舒小明
如遇到章节错误,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稍后尝试刷新。
是了,国庆开播的《浪潮》已经换了几个卫视播到第三轮了,可仍旧算得上是热播!
现如今,年榜上竞争激烈的一部是舒明主演的《小秘密》,另一部就是舒明特别出演的《浪潮》,这样的局面不禁让舒粉又甜蜜地感到幸福,又有点小纠结。
唉,手心手背都是肉,上哪部比较好呢?
幸亏这个抱怨也就他们内部讲讲,说出去的话。怕不是立马就要被其他家眼红的生粉暴打了!
——我们家连剧都抬不上来,你们家连播两部就算了,还部部都爆,有这么凡尔赛的吗?!
还选哪部?哪部爆不是舒明吃红利?
真服了,不想要就让给别人!
舒粉:嘿嘿,不让。
舒粉之所以能有这么嘚瑟的小模样,完全就是粉随正主,外加舒明给了她们莫大的底气:
方知远虽然戏份不多,但正好踩在风口上。
不仅高智的形象出了圈,还贡献了今年最出圈的台词——方大学霸捏着粉笔,理直气壮说的那句“因为我不跟傻子玩”,莫名其妙就火了,变成了全民玩梗的对象。
很怪。
平平无奇的台词,但莫名就是火了,也让舒明受了好久的调侃,到哪都有人可高兴地说:“方大学霸跟我说话了,这是对我智商的认可!”
当然,最大受益者肯定还是乔敏学,舒明的火和他是相辅相成的,毕方臣都私下里和他悄悄说:“我找人看了,都说舒明这小子旺你!”
乔敏学出生在半夜,难免太阳星陷落,而舒明恰恰相反,之前剧组闲聊的时候,他说过自己生于中午。
太阳又亮,读书读得好,因此文书星也妙,正是补了乔敏学身上少的这一部分,让他今年成绩更进一步!
搞他们这行的,难免有点迷信在身上。
乔敏学“哈哈”两声,正亲亲热热地搂住这小子的肩膀,身后就冒出来一个熟悉的男声:“行了,老乔,知道你疼他,快别霸占着了,把我们小舒放过来吧。”
啊呀,又一位熟人。
是饰演过白松的孙毅!
舒明也有点惊喜,和他抱后,再就是导演陈觅。
陈觅上一次见他,两个人尚且身高差不多,这小子穿西装,还有些强撑气场的稚嫩。
现在舒明已经明显比他高出些了,人也长开了,哪怕今日便装出席,也极有气势极俊美了。
剧组内常驻且比他咖位大的也就是这三位了——陈觅、孙毅、乔敏学。
剩余的几位德高望重的老前辈都戏份少少,自然也不曾出现在这里。
而女演员中,陈觅还请到了黎元,这又是一位老熟人了,只可惜她还在另一个剧组里,暂时赶不过来。
剩下的,都是香港本地的新生代演员,因此自然是舒明咖位最大。
这正是《远渡》备受瞩目的原因。
它本来是香港回归30周年整的献礼剧,只是因为种种原因没赶上而已,但仍旧受上头看好。
此外它也是加强香港和内地合作联系的一个好契机——香港本地市场到底有限,外加这几年影视有所萎缩,许多tvb好剧都转而向内地开展宣发工作,以谋求更大的流量市场。
而香港新生代演员想要挤进内地市场,一直都少一点出头的机会,《远渡》一来,就像瞌睡了有人递枕头,来的刚刚好好!
内地呢,一群小生小花毫无演技地换搭恋爱,观众早就看烦看厌了,他们一直想要一点鲶鱼效应,来激活当下市场的热情。
除此之外,长三角珠三角也需要一些好的ip改编,来动摇一把京圈长达几十年的影视垄断。
这不巧了么,两边可谓一拍即合,《远渡》这就给端上来了!
当然,这也并不代表他们就要和京圈彻底闹僵——这不还有个梁家在中间做调剂么?
梁家和首都的崔家合作也不是一天两天了,极光影视在这个项目上也跟来分了一口肉汤喝,尽管并非大头,但已经是表明立场了。
首都龙头企业,恒京文化见势头则立即跟上,大手笔地给了相当丰厚的注资,力图扒上这趟时代的列车。
要不然,如何能请到乔敏学、舒明这样颇受京圈偏爱的演员?这世界上总归没有永远你死我活的对手,只有永恒的利益跟朋友。
这利益错综的关系便造就了这次饭局复杂局面,但说复杂也复杂,说不复杂也不复杂,总归对舒明都是友好的。
舒明如今已经不必卖力活跃气氛,来讨好什么人。
他真有点累了,干脆袖手旁观,场上也没什么人难为他,甚至都相当喜欢他。
于是,他不想喝酒,就只要轻轻推推杯子,立刻有人替他喊了侍应生:“换橙汁上来。”
舒明简单扫了一眼席面上的人,没刻意去记,反而有几个新演员要来敬他,被他轻轻挡了回去。
他自己知道,自己有多么不情愿在席面上敬人,又何必为难人家?心领了就够了。
而且他知道,这次攒局,也不是为了让他们来搞不切实际的人际关系的,导演陈觅不是这个作风,乔敏学他们更不是。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