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遇到章节错误,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稍后尝试刷新。

一个是热脸贴冷屁股,一个是人家上来主动降价倒贴。

采购成本还是最低。

这还用思考吗??

这玩意人家德系豪华车企,都研发上百年了,发动机热效率每往上提升1%都很困难。

如果他没记错的话,前世混动车型的量产发动机,最高热效率甚至做到了47%。

而增程类车型的发动机热效率,达到41%就已经相当厉害了。

这主要是因为双方的技术路线不同。

混动发动机的特点是“高压缩比+全负荷优化”。

增程车发动机呢,是在窄工作区间内做极致,也就是“中低转速的极致燃烧效率”。

这也导致增程车的发动机燃烧热效率,是天然低于插混车型的。

再加上他们还要考虑“震动和nvh”的噪音问题,做到极致的低噪音和优雅,还得额外牺牲一部分热效率。

所以增程车能做到40%上下的热效率,就已经是业内一流水平。

所以增程发动机能搞到41%的热效率,那说一句行业标杆也不为过。

可以预见,想在短时间内把发动机热效率搞上去,还是非常有难度的。

会遇上很多瓶颈。

但是话又说回来了。

他们星辰汽车搞研发,什么时候怕过瓶颈?

“嗯,稍后我们会向东安动力的负责人发去意向邮件……”

王景明接着说:“关于整套增程系统的方案,目前我们也在紧密研发了,总体来说进度还是很迅速……”

“近段时间我们逆向拆解了市面上大部分主流的混动车型和增程车型,其中包括‘增程式的雪佛兰沃蓝达’、国内首款增程的广汽传祺 ga5……

还有混动阵营的丰田普锐斯、本田雅阁混动版、比亚迪阵营下的dm车型。”

可以看到。

星辰研发中心的工间,几乎摆满了市面上的混动、增程车,全部都拆得七零八碎。

特别是核心的动力系统,每个细节都有研究。

几个重点车型,都购入了数台进行分解,并将其中的细节单独归纳了技术手册。

这个逆向研发的认真程度,在业内都属于很劳模了。

什么?

友商私底下逆向研发我们太没礼貌?

原来我们也在高强度逆向研发友商。

那没事了!

对于这点,大家作为业内人士,还是非常理所当然的。

不拆解,怎么了解?

不了解,怎么进步?

不进步,怎么遥遥领先??

反正不照着专利搬,又符合法律规定,何乐而不为呢。

工业发展这玩意,其实就是大家互相抄来抄去。

如果哪天你抄到了行业第一,达到了遥遥领先的级别,那么友商非但不会痛恨你,反而还会主动去购买你量产的车型,更加用心的去研究和拆解,将将你视为进步的标杆。

说不定,还会为你单独出一份技术手册呢!

“我们拆解国内外的增程式车型,对动力系统结构已经研究得差不多了,友商的方案都并不复杂……

但在细节优化和技术结构上,反倒是丰田混动系统对咱们启发很大。

他们的发动机热效率相当高,ths混动系统的结构精密,集成度是最高的,体积是所有混动式车型里最小的。

包括实际测试的换挡顿挫,甚至比国产的增程车还要无感一点,启动几乎感受不到振动,是值得深入研究的对象。”

王景明赞叹着说道。

这个阶段,国产混动、增程车型,也才处于刚起步的时间段。

要说整个行业哪家车企做得最好,那毫无意外就是日系丰田车了。

人家在97年的时候,就推出了第一款量产混动车型,要往上追溯,其实60年代起就已经开始布局研发混动技术。

到现在10年后,在丰田自家的混动领域这块,从行星齿轮组的结构设计、控制算法、电池管理、电机控制,每个环节都有几百项专利保护。

这套系统有多牛呢?

从结构上来说,整套系统没有传统的变速箱。

其中行星齿轮组既是动力耦合器,又是无级变速器,还是功率分配器,让发动机可以始终工作在最佳效率区间。

哪怕是比亚迪现在的dm系统,其实是绕开了这一套专利技术,用了串并联混动架构。

简单说就是有两套动力传递路径:低速时电机直驱,高速时发动机通过离合器驱动车轮。

在超级混动dmi推出之前,这套混动技术都是明显落后于丰田的。

但这玩意。

也并不是说谁更领先,就一定赢。

巨头车企有巨头车企的病。

丰田虽然技术领先,但不可能把混动车的价格干到十五万以下,更不可能干到八九万。

属于是有技术垄断优势,但将其束之高阁,不加价就不卖给你。

但国产车企就可以。

(本章完)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www.74txts.com
都市言情小说相关阅读More+

我一个兽医啊!你解锁大医系统!

佚名

毕业后不做牛马,去当赏金猎人

写的什么垃圾

扫元

江湖野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