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遇到章节错误,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稍后尝试刷新。
战场陷入了更加残酷的僵持,双方在城下这片冻土上反复争夺,死伤累累,却谁也奈何不了谁。就像两个笨拙的汉子在泥地里打滚,毫无章法,只剩血腥。
就在这时,城头瞭望的兵士突然大喊:“来了!援军来了!”
朱求桂猛地抬头,只见战场侧后,尘土扬起,如同平地刮起了一阵狂风!
紧接着,闷雷般的马蹄声由远及近,震得地皮都在发颤!
曹文诏、周遇吉一马当先,两千精锐骑兵如同钢铁洪流,毫无阻碍地撞进了流贼大军毫无防备的侧后!
就像烧红的刀子切进了牛油,流贼的队伍瞬间被撕开一道巨大的口子!
乱军之中,李鸿基目光如炬,死死盯着那杆“王”字大旗。他伏低身子,催动战马,如同一支离弦的箭,直扑过去。李过紧随其后,舞刀开路。
那王嘉胤刚一刀砍翻了一个穿着新号衣的朱家军军官,正志得意满,哈哈大笑,全然没注意到侧后方袭来的致命威胁。
李鸿基马快,眨眼就到!他根本不吭声,借着马势,腰刀划出一道寒光,从一个极其刁钻的角度,自王嘉胤的肋下斜劈进去!
王嘉胤的笑声戛然而止,难以置信地低头,看着从自己体内喷涌而出的鲜血,轰然倒地。
李过抢上前,手起刀落,割下了他那颗硕大的头颅,高高举起,用尽全身力气嘶吼:“王嘉胤已死!降者不杀!”
这吼声如同惊雷,炸响在每一个流贼的头顶。
主帅被杀,又被精锐骑兵背冲,流贼的士气瞬间崩垮。哭爹喊娘,扔下武器跪地求饶者不计其数。刚才还厮杀惨烈的战场,顿时变成了一边倒的溃败和追亡。
朱求樾正和一个流贼扭打,突然感觉压力一轻,抬眼就看到流贼像没头苍蝇一样乱跑。他愣了一下,随即看到不远处那面倒下的“王”字大旗。
一股热血冲上头顶!他嚎叫一声,不顾一切地冲过去,踹开一个还想护旗的小头目,一把将那面脏兮兮的大旗抓在手里,拼命地挥舞,声嘶力竭地喊:“旗!我夺了贼酋的大旗!”
城门大开,晋王朱求桂在重重护卫下,战战兢兢又难掩兴奋地走了出来。战场上弥漫的血腥气让他一阵反胃,但胜利的喜悦压倒了一切。
他先看到了被带到面前、激动得满脸通红的朱求樾,和他手里那面破旗。
“好!好!”朱求桂得知这个夺旗的小将也姓朱后,拍着朱求樾的肩膀,大声道,“好兄弟!此功甚大!本王必奏明圣上,为你请名入牒!你也是我们朱家的人了!是本王的兄弟了!”
朱求樾扑通跪倒,话都说不利索了:“谢……谢王爷!求樾万死报答!”
接着,李鸿基、李过被引到面前。朱求桂看着这两个浑身浴血、杀气未褪的汉子,尤其是亲手阵斩王嘉胤的李鸿基,心中更是欢喜。
“壮士!真乃虎将也!”他吩咐左右,“取白银百两,锦袍两袭,赐予二位壮士!”
李鸿基低头,单膝跪地,声音沉稳:“谢王爷赏!小人李鸿基(李过),愿为王爷效死!”
只是在他低垂的眼帘下,目光冷静得没有一丝波澜。
孙传庭不知何时已率中军来到战场,与杨嗣昌、魏忠贤等人见面。几人互相道贺,心照不宣——这一战,与其说是打仗,不如说是演戏,用人命演戏!
打扫战场,清点降兵,竟有近两万人。
孙传庭对朱求桂拱手道:“王爷,此战已毕。这些降卒,精壮敢战者,卑职挑走两千,补充行伍,也好继续为朝廷剿贼。剩余人马,便充入王爷护卫,以为藩屏之助。”
朱求桂自然无有不从。
孙传庭当下便令曹文诏去挑人,特意吩咐了几句。很快,几个头目模样的人被带了过来,分别是刘国能、贺锦、袁宗第。这几人虽在流贼中,但素有名声,或勇猛,或侠义。
孙传庭扫了他们一眼,淡淡道:“既降,便是朝廷官军。往日之事不究,今后看你等表现。”
几人连忙跪地谢恩。
至于那万余被挑剩下的降卒,则懵懵懂懂地被划入了晋王的“朱家军”体系.也算是混上编制,吃上王粮了。
而另一边,朱求桂看着瞬间“壮大”的军队,虽然大部分是降卒,却也不免有些志得意满,对移藩西南之事,似乎多了几分底气。
朱求樾抱着那面破旗,只觉得脚下发飘,眼前一片光明。
李鸿基领了赏,默默回到骑兵队列中。他换上了崭新的锦袍,摸了摸怀里沉甸甸的银子,抬头望向东面。
北京,皇帝老子……额,李鸿基,来了!
(本章完)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