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遇到章节错误,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稍后尝试刷新。
第155章 李鸿基,张献忠,给大明做狗好吗?(第二更,求月票)
乾清宫西暖阁里,炭盆烧得正旺。虽是数九寒天,屋里却暖得人发燥。崇祯皇帝朱由检背着手站在那幅巨大的《大明寰宇全图》前,眉头拧着个疙瘩,不知在琢磨着什么。
魏忠贤跪在地上,脑袋埋得低低的。他才从朝鲜回来两天,满脸倦容还没褪尽。
“皇爷,“魏忠贤嗓子有些沙哑,“朝鲜那边……局面还是吃紧。“
崇祯没回头,目光仍钉在地图上山海关外那一带。
“仔细说。“
“是。“魏忠贤咽了口唾沫,“汉江入海口已经见了冰凌子。江华岛那边的老渔民说,照这个冷法,顶多十天半月,海面就能走人马了。麻总兵他们正日夜赶工,扩建着江华岛上的大棱堡和对岸芒苏山脚下的棱堡,另外还在加固着大棱堡旁边的金刚山城。为的就是一旦江华水道冻结,岛上的朝鲜君臣和咱们的人马,都能躲进堡垒里去。“
他顿了顿,偷眼瞅了瞅皇帝的背影,见没动静,才继续道:“更要紧的是,黄台吉在汉城立了个傀儡。“
“哦?“崇祯终于侧过半边脸,“立的谁?“
“是个远支宗室,叫李楃。原先是个没实权的郡公。如今被虏酋捧出来,坐在景福宫里发号施令呢。“魏忠贤说着,语气里带着不屑,“不过还是有不少怕死的朝鲜官员,已经往汉城跑了。李倧大王在江华岛,气得吐了血。“
崇祯哼了一声,转回身,脸上看不出喜怒。
“还有么?“
“有!“魏忠贤的声音沉了下去,“建奴两蓝旗的人带着新来的蒙古鞑子,沿着汉城到义州,像梳子篦头似的,来回扫荡。见粮就抢,见丁就抓,不肯走的……当场就砍了。几百里地界,都快成白地了。哭声震天啊,皇爷。“
暖阁里一时静了下来,只听得见炭火哔剥作响。
崇祯慢慢走到御案后坐下,拿起泡了枸杞的黄梨杯子抿了一口。温水下肚,他眉宇间的凝重似乎化开了一些,眼底反而闪过一丝精光。
“魏大伴,“他忽然开口,声音平静得出奇,“依你看,那李倧和他手下的臣子,是真想死守江华,还是存了南逃的心思?“
魏忠贤被问得一怔,仔细回想了一下在江华岛的所见所闻,谨慎地回答:“回皇爷,李王自然是忧惧交加,但其麾下如金尚容等大臣,倒是颇有几分与岛共存亡的骨气。只是……底下人心惶惶,难免有人想寻条退路。“
“嗯。“崇祯放下杯子,手指在御案上轻轻敲了敲,“就是说,李倧自己,未必真想跑?“
“奴婢看来……确是如此。毕竟祖宗陵寝皆在北方,南逃全罗,形同流亡,非万不得已……“
“那就好!“崇祯猛地打断他,脸上竟露出一丝笑意,让魏忠贤和一旁侍立着的牛金星都感到意外。只见皇帝站起身,再次走到那幅巨大的地图前,手指精准地点在朝鲜西海岸的江华岛上。
“朕费了那么多钱粮,让汤若望调拨工匠,帮着他们在江华岛修建大棱堡,在对岸的芒苏山脚下也立了堡子,还把金刚山城加固得铜墙铁壁一般,为的是什么?“
他不等魏忠贤回答,便自问自答,语气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笃定:“为的就是这一天!为的就是让建奴以为冰封海峡是他们的机会!“
崇祯转过身,目光灼灼地看向牛金星:“牛卿,你即刻拟一道中旨给袁可立。“
“臣遵旨!“牛金星连忙躬身,返回自己“办公”用的书桌旁坐下,拿起毛笔,蘸上墨汁,开始草拟圣旨。
崇祯则开始口述,语气果断:“旨意要明确:其一,晓谕李倧及朝鲜众臣,朕已洞悉虏情,江华岛防务万全,无需南避。命其君臣即刻移驾,入驻江华大棱堡,统一号令,以示坚守之决心。其二,命袁可立、麻承恩依托棱堡群,积极备战。若虏酋真敢踏冰来攻,就给朕狠狠地打!朕倒要看看,是他们的血肉之躯硬,还是朕的棱堡火炮利!“
他顿了顿,嘴角勾起一抹冷峻的弧度,仿佛已经看到了未来的场景。
“告诉袁督师,不必吝惜弹药。朕,正盼着黄台吉把精兵强将都填到江华岛这块硬骨头上呢!这冰天雪地,正是给朕的'棱堡割草'战术,预备的好战场!“
魏忠贤听着这杀气腾腾的话,看着皇帝脸上那混合着自信与期待的神情,心底不由得升起一股寒意,随即又转化为一种莫名的振奋。这小皇爷,心思真是深不可测!
“奴婢明白了!皇爷这是要……请君入瓮,以江华岛为饵,耗干建奴的锐气!“
“没错!“崇祯重重一拍地图上的江华岛,“朝鲜这盘棋,现在才刚刚开始!他想刮地皮立傀儡,朕就让他在这冰封的岛上,磕掉满嘴牙!“
“牛卿,即刻拟旨,用印后,六百里加急发出!“
“臣,领旨!“一直守在崇祯身边的牛金星领了旨,马上开始动笔。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